中国江苏网讯 无锡市新吴区吉祥幼儿园位于“中国曲艺之乡”硕放街道,园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校园为基本阵地,担负文化育人功能,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明德引领风尚与美育浸润心灵相贯通,打造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地域特点、富有学校特色、契合幼儿需求、家园社一体的文化育人品牌。

专业引领,筑牢文化传承根基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锡剧艺术的专业性极强,如何以时代精神激发锡剧文化生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幼儿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在专业锡剧老师的指导下组建“大小锡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热爱锡剧、动作规范、唱腔准确”的锡剧苗子。从锡剧早操到锡剧体验馆,从内部展演到联盟单位推广,园部始终秉持“以美润心、德艺相长”的初心,通过多维度、多形式的创新探索,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元素,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数智赋能,创新文化审美形式
数智技术的应用让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储存和展示,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手段。借助AI问答功能,师生无需踏出校园,便可轻松穿越时空,享受沉浸式文化体验。只需输入简单的照片与指令,孩子们便能瞬间“化身”为虚拟戏台的小花旦,感受锡剧鼎盛时期的繁华盛景。数字人“如意”还能带领大家漫步虚拟锡剧博物馆,近距离欣赏珍贵的戏服、道具,揭开锡剧发展历史的神秘面纱。沉浸式的体验将抽象晦涩的文化知识转化为生动鲜活的画面与场景,让幼儿对锡剧的造型美、唱腔美与表演美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感受,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锡剧艺术的兴趣与热爱。

科技融合,拓展文化实践深度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离不开理性认识的深化,也离不开生活化的应用。随着传统文化项目活动的不断深入,大数据、云技术、数字摄影、虚拟现实为幼儿园的文化实践插上了想象之翼。教师们借助图像生成、视频合成等技术将幼儿脑海中关于传统纹样、服饰、建筑、曲艺等的想法、问题转化为具象的呈现,不仅让幼儿感受到科技照进传统的力量,更让文化审美实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交互深度和传播广度。

AI与幼儿园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精彩对话,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性探索。吉祥幼儿园将在AI技术的持续助力下让更多幼儿走进传统艺术殿堂,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炬手与文化建构的参与者,让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