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微”视角 这场文化节有“新意”更有“心意”
2025-05-13 18:16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讯  “四月十四轧神仙,一轧轧了八百年。”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是礼社神仙庙庙会。近日,为期三天的“寻梦故里”民俗文化节以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烟火气,吸引数万民众共襄盛举,成为展现乡情民风的重要载体。

微站点撬动新课堂

在礼社村四月十四民俗文化节党群服务点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印记”集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随着党员志愿者手中的纪念章与研学地图轻轻相触,充满吴语韵味的讲解声随即响起:“这两枚‘经济双子星’纪念章,对应的是从倷伲礼社走出去的两位经济学泰斗——孙冶方和薛暮桥……”

礼社村联合玉祁街道相关部门,特别策划推出“青城薪火”6枚纪念章,分别对应孙冶方纪念馆、薛暮桥故居等标志性红色地标。村民们手持“全景研学地图”,在党建指导员的引导下,既能聆听“红色唱响”宣讲团成员用乡音讲述“礼社故事”,又能通过沉浸式集章打卡感受红色文化。当六枚纪念章在研学地图上连缀成完整轨迹,参与者即可兑换兼具实用性与纪念意义的文创礼品。

“没想到赶个集的功夫,还能跟着印章听人讲红色故事!”正在兑换礼品的孙阿姨举着印有红色地标的冰袖笑着说,“这些故事用家乡话讲出来特别亲切,就像听邻居拉家常,不知不觉就记在心里了。”这种“乡音党课+场景体验”的创新模式,将理论宣讲巧妙融入热闹非凡的庙会集市,共吸引了130余人次参与。

微推荐打开新市场

“我们的礼社煨盐鸡用的都是生态园的散养走地鸡,喂的是玉米麸皮和时令菜叶,还非常酥脆,尝尝就知道了,保准错不了。”礼社村农特产品“先锋推介官”热情地向前来购买农特产品的村民介绍道。

在礼社村文化节的土特产品集中展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产品推介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以“把支部建在自然村”为抓手,该村党支部骨干党员和挂职选调生们纷纷化身“先锋推介官”,穿梭于各具特色的摊位之间,热情地向过往群众推介本村优质农产品。

通过“农特产品推介+农产品实体展销+线上直播”的方式,这些年轻党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当解说员又做带货主播,通过镜头语言和现场互动,代言起了自己村的“土特产”,生动展现着礼社村农产品的生态优势与独特风味,吸引了千余人次。

微服务激活新动能

整合党员队伍中的中医专家、护理人员等专业力量,组建“红色健康先锋队”,在党群服务点定时、轮班开展惠民义诊活动。现场提供中医诊疗、基础医疗、物资分发等多项服务,老专家们通过中医体质辨识、慢性病诊疗建议为群众提供精准健康指导;护理人员有序开展血压监测、血糖检测等基础医疗服务;同步配备应急医疗物资包、防暑降温饮品及便民服务箱,特别增设藿香正气水等夏季防暑药品,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72岁的村民李大娘边接受调理边感慨:“天热了以后总觉浑身乏力,正愁没时间去医院,没想到这两天中医到了家门口,这凉茶喝下去,心里比穴位贴敷还舒坦!”

近年来,玉祁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党建+创熟”工作思路,凝聚整合多元力量,以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为载体,深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将民俗传承与村庄建设、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玉宣)

标签:
责编:季昱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