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海陵区:践行“三到”工作法 深化法治为民实践
2025-09-02 17:06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泰康社区地处海陵区东部新城,面积仅0.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达到12330人,是典型的“超大社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治理逐渐呈现出法治参与缺位、法治服务不足、法治化解薄弱的情况。为打破这一治理瓶颈,社区书记、“法律明白人”程磊深入走访居民,广泛听取意见,创新推出“法律明白人”“时时想到、件件做到、全程盯到”的“三到”工作法,积极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社区治理,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每个环节,有效破解了社区基层治理难题。

群众诉求“时时想到”,激活群众主体意识

作为社区书记,程磊以群众诉求“时时想到”要求自己,聚焦居民法治意识薄弱、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意愿低等问题,通过“普法+议事”双管齐下,激活群众法治意识。每月组织“法律明白人”携带民法典和民意记录本,在社区法治长廊开展“援法议事”会,围绕充电桩位置、垃圾分类点设置等民生问题,用法律条文合理解读诉求,5年来累计收集并依法回应诉求1276件。组织女性“法律明白人”成立“泰康小姐姐”宣讲队,将《居民公约》编成音乐快板《泰康‘治’慧歌》,用顺口溜的方式普及“遛狗牵绳”“禁止高空抛物”等法律规范。开展“美好童享”公益课堂,通过亲子法治游学活动,带动居民全家学习法律法规,推动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度提升3倍。

群众需求“件件做到”,创新机制弥补短板

工作中,程磊充分运用法治思维,通过机制创新弥补治理资源的短板,力争群众需求“件件做到”。推行错时“上门”、适时“敲门”、随时“开门”的“三门”工作法,即:“法律明白人”错时“上门”,宣讲老年人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为独居老人、青少年弱势群体解答法律疑问;针对辖区内处不决的疑难杂症,“法律明白人”适时“敲门”,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在全面了解群众诉求的基础上,迅速、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网格驿站”7×24 小时“开门”接受诉求,由相应网格的“法律明白人”及时处理邻里纠纷等日常琐事。此外,程磊还主动联合街道司法、民政等部门,在辖区超市、影院、药店等消费场所张贴普法海报、发放普法宣传册页等,打造社区15分钟法治生活圈,让法治资讯触手可得。

矛盾化解“全程盯到”,织牢矛盾化解链条

面对社区的矛盾调处工作,程磊推动“法律明白人”队伍积极构建“预防-调解-反馈”工作闭环,从“只看结果”到“全程盯到”,确保矛盾从“化解”到“根治”。结合日常巡查,“法律明白人”主动收集问题线索,简单纠纷通过当面对接、电话沟通、邻里恳谈会等方式快速化解,复杂矛盾采取“背靠背协商+面对面沟通”多方参与,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未化解的存量矛盾。同时,推动建立“法律明白人”调解案件“回头看”制度,有效筑牢矛盾化解防反弹屏障,通过电话随访、入户走访检查协议履行情况,2024年“法律明白人”参与调解案件回访率100%,纠纷复发率控制在5%以内。

“法律明白人”是基层治理的“法治毛细血管”,社区书记兼“法律明白人”程磊将“以法治促共治、以服务聚民心”的理念贯穿“法律明白人”工作始终,实现了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其优势不仅在于解决具体问题,更在于通过示范引领和文化浸润,培育全社会的法治信仰,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持续的“法治动力”。

赵敏/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