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独占三席
2025-03-17 11:36  来源:泰州日报    
1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我市4个品种成功入选,其中海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独占三席,分别是“泰香粳1402”、罗氏沼虾“苏沪1号”和“泰花11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前不久重磅发布,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记者注意到,该园区此次入选的品种涵盖粮食、水产、经济作物三个领域,显示海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升级为“国字号”后,种业全产业链加速崛起,在创新之路上一路疾驰,以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泰香粳1402”由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选育而成,是泰州市首个本土水稻品种。该品种熟期早、灌浆快、结实率高、耐贮存,且米质优、口感好、出米率高,是江苏省2024年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重大品种,其高产优质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水稻生产“高产不优质”和“优质难高产”的问题,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2024年推广面积达85万亩。

罗氏沼虾“苏沪1号”2024年10月顺利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由江苏鼎和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选育而成。与市面上其他品种相比,“苏沪1号”出肉率增加明显、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相较于未经选育品种,其150日龄体重提高22.89%,每亩总产量约高出150kg,利润约高出4000元。2025年,预计“苏沪1号”种苗推广可达20亿尾,市场占有率为10%。

“泰花11号”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半直立,株型紧凑,出苗早、快且整齐,出仁率高。该品种夏播生育期仅115天左右,籽仁含油量达53.34%,蛋白质含量约26.6%,适宜在江苏及全国长江片肥力较高的沙土沙壤土地区种植,2022至2024年生产应用总面积为23万亩。

为何科研成果持续涌现?一是用好专项政策。依托《泰州市种业发展扶持政策》《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市、区相关政策打造种业发展高地,产业园及园内企业年均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科研资金,建立“财政撬动、企业投入、院所参与、基金跟进”的多元投资渠道,加快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产业体系。二是搭建科研平台。建设5.6万平方米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8000平方米创新创业孵化器、1.3万平方米的种业交易城,全要素配套种业实验室、制种基地等科研设施,打造集“技术咨询、种业研发、展示示范、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种业交易”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三是集聚优势资源。产业园牵头组织产业发展论坛、创新创业大赛、产业科技成果发布会等活动,从政策、人才、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帮助企业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靠前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快速集聚。

“作为江苏省首家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园区,我们出台专项政策,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所协作’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模式,近年来已累计培育稻麦、水产、特种粮经新品种76个。”市农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新宇说,园区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粮食及农产品稳产保供中的关键支撑作用,持续聚焦农产品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从“技术优势”转向“产业优势”,为全市农业产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记者 谢荣 通讯员 靳徐进 蔡咏华)

标签:
责编: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