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地标挂春联 “苏中早茶第一街”挂上龙门联
2025-01-16 10:54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记者华诚 通讯员吴姿妤  邱雨荟)在被誉为“苏中早茶第一街”的泰州老街,牌楼之上挂上喜气洋洋的红对联,与春节的喜庆氛围相得益彰。这一活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泰州文旅集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主办,中国江苏网、凤城河文旅公司共同承办,是“城门(地标)挂春联 江苏开门红”活动走进泰州的精彩呈现 。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马亚为泰州老街书写联作)

老街是泰州的地标之一。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蜿蜒穿梭于深深的四合院落之间。街道两旁,青砖黛瓦的古建筑错落有致,成串的大红灯笼如璀璨的明珠挂满骑楼长廊,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店幌、匾额、旌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古戏楼布置一新,两侧挂着写有新春祝福的大红灯笼,旁边的水轮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古朴的光芒,与周围的春节装饰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水城风光画。

上联为“凤城萦吉祥,品特色早茶,烟火千年延气息”,下联是“蛇岁任熙攘,映老街夜景,春风一路起潮流”。撰联人是来自安徽合肥的楹联家钱继和,题联者为江苏省书协副主席马亚。特别的是,此联写成了龙门对,不仅内容韵味独特,形式上也别具一格。该作品可谓万里挑一,内容与泰州及老街紧密契合,对“早茶”的描绘更是将泰州的“风物志” 展现得恰如其分。泰州又称“凤城”,上联围绕凤城,通过品尝特色早茶,展现凤城延续千年的烟火气息,描绘出一幅传统而宁静的生活场景;下联描绘蛇年里老街的夜景,春风吹拂带动潮流,给人以热闹且充满活力之感。

泰州老街作为泰州早茶文化的重要打卡地,早茶店铺集中。从南至北,汇聚了栾小馆、鲜天下饭店、海棠春茶社、古月楼、留芳・桃园里、鸿兴楼陈掌柜、者者居等泰州老字号早茶店。春节期间,店内张灯结彩,充满节日的温馨。每家店都推出了具有春节特色的早茶套餐,除了传统的早茶点心,还融入了如红枣年糕、如意春卷等寓意吉祥的新春美食,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早茶选择。

这里坐落着全国首座泰州早茶博物馆。这是一座集非遗保护、科普宣教、体验互动、学术交流、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馆内珍藏的 300 多件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泰州早茶的历史记忆,向游客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另外,馆内设置的“面面俱到”“蒸蒸日上”等铜雕,在周围春节装饰的映衬下,更显生动有趣。馆内还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为游客讲解泰州早茶在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和独特文化,让参观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了解泰州早茶的前世今生,感受春节与早茶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泰州老街是泰州风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区。春节期间,“老行当” 重出江湖,传统的糖画艺人在街头熟练地挥舞着勺子,糖浆在石板上瞬间凝固成各种栩栩如生的生肖造型,为孩子们带来无尽欢乐;剪纸艺人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一幅幅精美的迎春图案,有寓意吉祥的瑞兽,还有盛开的春花,将春节的喜悦融入每一个细节。“老手艺” 重焕生机,世俗文化与世俗生活在这里生动展现。游客既能欣赏到声声入耳的评弹说唱,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用婉转的唱腔演绎着新春的故事;又能看到门前悬挂的五彩马灯,在夜风中旋转闪烁,仿佛穿越回到那充满年味的古代。拐角处陈列的古石碾、木轱辘等,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古代文明与现代喜庆交织的奇妙世界。

游客还可以购买到各种极具春节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小巧玲珑的生肖挂件,精美的中国结,编织着浓浓的年味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更不能错过的是品尝各种地道的泰州美食。“草炉烧饼” 在特制的草炉中烘烤得金黄酥脆,咬上一口,麦香四溢;“泰州干丝” 切得细如发丝,搭配上鲜美的汤汁,口感爽滑;“靖江汤包” 皮薄馅大,轻轻一咬,鲜美的汤汁在口中四溢;“溱湖八鲜” 汇聚了当地湖鲜的精华,每一口都充满了水乡的韵味;“红膏大闸蟹”虽不是春节当季,但经过精心的烹饪保存,依然能让游客品尝到饱含浓浓家乡味道的手工美食。

标签:
责编: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