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少数民族同胞在泰州就业创业
2024-08-23 11:33  来源:泰州日报    
1

姜堰区梁徐街道双墩社区有一处百亩菜园,周边苗族、壮族、土家族的10多名妇女长年在此打零工。在泰州,这样的种植园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群众乐于在家门口的蔬菜园子里干活,既能增加收入,又可照顾家庭。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泰少数民族群众已有5万多人。为了帮助各民族群众在泰州就业创业,我市各乡镇(街道、园区)普遍成立了“红石榴”就业服务中心,常态化提供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各乡镇(街道、园区)派出所创建了“石榴籽工作室”“石榴籽工作驿站”,全天候就近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信息登记、证件办理、困难帮扶、权益保障等全方位的服务。

我市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吸引了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就业。长城汽车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是一家高端装备类制造企业,企业投产以来,吸纳了近千名少数民族员工。兴达钢帘线、顺达模具等规模企业也都吸纳了数百名的少数民族员工。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廷波是来自湖南的土家族人,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飞船公司从事技术工作。20多年来,他和团队一起潜心科研,获得授权专利136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国家和省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成长为公司总经理。

在优惠政策和良好服务的带动下,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在泰投资兴业。甘肃回族青年马艾由不,20岁时只身来到兴化市昭阳镇,开了一家拉面店,很快把小店做成大店,近期又把生意做到邻近的扬州市宝应县,年收入近60万元。贵州布依族人闵廷阳在靖江市靖城街道创建阳廷电气科技公司,组织人手攻克技术难关,获得软件著作权4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8项。来自甘肃的藏族同胞杨亚军在姜堰区创办全聚泰公司,先后把200多名藏族老乡接来泰州,把他们培养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青海回族青年马合丹刚来泰州时,在老乡的店铺打工,渐渐积累了资金,如今在闹市口盘下了一间牛肉拉面店,自己当老板,还雇用了4名老乡帮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富起来的少数民族同胞们热心公益事业,尽己所能反哺社会、反哺家乡。四川凉山的彝族人沙马阿依和30多名老乡一直在泰州就业,他们把工资积攒起来,寄给父母改善生活,帮助家庭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从湖南大山深处来到泰州的侗族青年杨谢,创业成功后,牵头联系10多家企业成立书香爱心协会,持续开展助学活动,累计出资100余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300余人次。蒙古族人苏玮玮是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她创立“三八红旗手苏玮玮工作室”,开展“阳春三月”“激情六月”固定活动月、“关爱女性健康”主题活动、“心手相连,互帮互助”“爱心送温暖”等帮扶慰问项目,切实保障企业女性身心健康。海陵区瀚林教育培训中心创始人满族青年关博怀,十年如一日资助失去双亲的学生小陈,并经常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给老人们送去温暖。记者 钱兰 通讯员 吴杰 高沁晗

标签:
责编: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