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东太湖畔,每当夕阳西下,常常能看到数十艘帆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划出优美的弧线。这里是苏州尚赛帆船俱乐部的所在地,也是创始人孙德荣用8年时间打造的“水上乐园”。从一名帆船“发烧友”到国内帆船运动的推动者,孙德荣和他的团队正以“百年千帆”为愿景,试图在这片古老的水域上书写新的航行文化。

初遇帆船
一场与自由的邂逅
2013年,孙德荣第一次在淀山湖登上帆船,瞬间被这项运动“自由、无限、放松”的特质吸引。“帆船的魅力在于,每一次出航都是全新的冒险。”他回忆道。尽管当时国内帆船运动仍处于萌芽阶段,但他毅然投入学习,并逐渐将业余时间全部倾注于此。
“最多的一年参加了16场国内外帆船赛事,每次比赛要3~10天,平均一年有100天在海上。”早期玩帆船的孙德荣是个妥妥的“发烧友”,因为帆船运动与其他运动不同,普通的爱好者甚至可以与奥运选手同场竞技,“这种体验,是其他运动项目难以比拟的。”

提起这些年的比赛,孙德荣最难忘的是一场环海南岛帆船赛。当时海上天气突变,在主帆撕裂的惊险情况下帆船安全返航的场景,至今仍被圈内人津津乐道。也正是这段极度“发烧”的热爱,让孙德荣萌生了买一条属于自己的帆船的想法。
“但是光有船没有港口也不行,那时看到苏州湾的照片,觉得这片水域得天独厚,条件极佳。”行动派的孙德荣立刻前来考察,苏州湾开阔的水面、良好的避风条件和滨水城市的独特韵味,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火花,“不如就在这里,打造一个专业的帆船俱乐部!”

创业“三高”
高标准打造行业标杆
2018年,怀揣梦想的孙德荣与伙伴们,在吴江太湖新城创立了尚赛帆船俱乐部,并提出了“三高”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国内帆船产业刚起步,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示范,打破大众的陌生感与距离感。”首期投入2000万元,他们对标国际一流俱乐部,构建了涵盖专业培训、赛事运营、会员服务、配套设施的完整体系,立志打造长三角地区首个综合性帆船基地。
重金投入迅速结出硕果。俱乐部陆续承办了全国激光帆船锦标赛、商学院帆船赛等高规格专业赛事,并成功培育出独具特色的自主IP——“苏州湾红帆赛”。尤其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75艘悬挂红帆的船只列队湖面,成为献礼祖国的壮丽图景,定格为苏州湾的经典记忆。此外,每月定期举办的“苏州湾帆船联赛”已发展成为长三角帆船爱好者固定的交流盛会,年参与人数超过千人。

“赛事是推广帆船运动最有效的方式。”孙德荣坦言,内陆地区对帆船认知度有限,俱乐部通过降低门槛吸引大众。三天的ASA国际认证课程收费仅4000余元,学员结业后即可独立驾驶龙骨型帆船;青少年培训则与学校深度合作,培养出了刘嘉泽、曾鸿峻等优秀帆船小将们,在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
此外,帆船领导力拓展作为俱乐部的特色团队拓展项目,精准地锚定了企业发展的正向需求。“团队协作、领导力、统筹力、决策力”都是现代企业对于员工能力提升的迫切要求,俱乐部多年来为10000余家国内外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拓展服务,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百年千帆
塑造江城水上生活方式
支撑“三高”原则的深层动力,源于尚赛帆船俱乐部“百年千帆”的宏大愿景。短短八年,俱乐部已拥有大小帆船100余艘,完成了“千帆”目标的十分之一,其中30条J80龙骨船的规模位居全国单体第一。
孙德荣与伙伴们创立俱乐部的初心,远不止于经营,更在于推广帆船文化,俱乐部计划拓展皮划艇、桨板、龙舟等水上运动项目,在太湖之畔培育一种健康、活力的“滨水生活方式”。

“‘百年千帆’意味着这个俱乐部终将属于这座城市,成为它的一部分。”孙德荣常常以英国怀特岛的帆船小镇为参照——仅5万人口的滨水小城,竟停泊着7000艘帆船。他认为,如今人们物质丰裕,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太湖的功能,正悄然从历史上的“物质供养”转向“精神滋养”。“未来这里,必然会出现千帆竞发的蓬勃景象。”他对苏州湾水上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尚赛帆船俱乐部的“百年千帆”梦想,已从苏州湾启航,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不仅是个人爱好的升华,更是一项植根于吴江水土、致力于推广水上文化、塑造滨水生活方式的长期事业。当一艘帆船蜕变为千帆竞发,太湖激荡的浪花,将汇聚成推动吴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万梦雅 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