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熟大学科技园的展厅内,一块手掌大小的异形铁块摆放在核心位置上。这是一块飞机易损件,此前国内一直无法独立完成生产。面对难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萃金属研究所所长韩启航及其核心团队开展科技项目攻关,最终一举打破这一技术壁垒。
在常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集聚壮大。2024年,常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声学等新兴产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里,低空产业蓄势高飞。
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造型酷炫的展品引人注目,形似汽车,却又搭载了四个机翼。这是亨睿碳纤维参与研发的飞行汽车,车身全部由碳纤维制成,重量为85公斤,仅占整机重量的15%。亨睿碳纤维相关负责人说,汽车能飞起来,关键得轻。碳纤维的轻量化特性可以减少电池能量消耗,增加续航里程。

3月15日,我国高端无人航空装备领域再度实现重大突破,国内首款载重1吨级大型无人运输机TP1000成功首飞。这不仅对国内低空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全球航空货运智能化升级注入了“中国方案”。自该项目初期设计阶段起,亨睿碳纤维便深度参与其中,在设计、工艺、制造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突破。
这里,声学产业潜力无限。
人耳所能听到的最小音量是0dB,那-8.5dB会是什么体验?来到被称为“全亚洲最安静的地方”——“苏州·中国声谷”声学联合检测中心的全消声室,便可知道。走进实验室,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极致的安静,根本听不到由自己的行动产生的声音,甚至连自言自语时,也好像从身体内部迸发能量一样,感觉十分沉闷。

这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就藏在“沟壑纵横”的墙体结构之中。“这种吸声结构叫金属尖劈,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推广的自主专利产品。”声学联合检测中心检测部部长林支平介绍,由吸声结构打造的全消声室可进行设备及零部件噪声振动测试及辐射声功率测试、分析、评价、诊断、改进试验等,可服务汽车、家电、医疗、仪器等多个领域。

在“苏州·中国声谷”,这样充满科幻感的实验室有很多。消音器测试室、混响室、隔声室……声学联合检测中心有12个进行各项声学测试的专业功能室,针对企业涉及声学方面的任何需求,都可以进行基本参数测量,提供基本的参数指导,为产品的设计升级做好服务工作。
这里,新能源产业加速奔跑。
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展厅里陈列着一块装有一排小led灯的“黑玻璃”,仅依靠室内光线,它就能转化出电能,让led灯亮起来。
“和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光伏组件具有非常强的光吸收能力和光电转换效率。”仁烁光能销售总监杨达歌说,目前公司研发的钙钛矿光伏组件在实验室内的光电转化效率已达30%以上,远超晶硅太阳能电池29.4%的理论极限效率。

在光伏行业,素有“世界纪录效率每提升0.1%都是重大突破”的技术铁律。而仁烁光能先后11次刷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世界纪录。公司关键技术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企业在量产产品上同样大放异彩。去年底,仁烁光能量产的1.2*0.6米钙钛矿组件,获得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稳态效率测试认证,组件的全面积稳态效率达17.2%,是商用钙钛矿组件全球首次且行业唯一的国际权威认证。今年2月20日,仁烁光能总部暨GW级钙钛矿产线项目在常熟经开区启动建设,总投资约12.5亿元,建设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预计于2026年初建成投产。新项目的产品将大规模应用于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BIPV等众多场景,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全球绿能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和强劲动力。
这里,生物制药产业正成为“新高地”。
来到智享生物(苏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清洗的若干药瓶随着输送带进入偌大的烘箱里加热消毒,随后在无菌车间灌装药物、加入瓶塞。至此,一批药物“走”下产线。
2月18日,银诺医药的“怡诺轻”在智享生物常熟工厂全球首发。这款针对成人2型糖尿病的国家一类创新药,有望打破进口药物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实惠的治疗选择。

这是智享生物成立后签署的第一个从晚期临床到获批上市的完整商业化生产项目,更是落户常熟以来助力客户获批的标志性成果。作为国内少数具备核心技术、规模量产能力和商业化闭环综合能力的CDMO企业,智享生物在“怡诺轻”的研发和量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享生物(苏州)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邓寅表示,“怡诺轻”的获批验证了公司在商业化代工道路上的成功,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各条生产线的逐步落地和产能释放,智享生物的商业生产能力有望跻身国内同行业前十之列。去年,企业营业收入达4.5亿元。
目前,智享生物拥有8条原液生产线和7条制剂生产线。此外,智享生物的“扩建年产9600万支生物制品项目”入选了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周成瑜 宗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