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苏丹阳:聚焦民生福祉 全力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25 14: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024年以来,丹阳市人社局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坚持稳就业、聚人才、强保障、促和谐总基调,围绕稳就业促创新、引人才优培育、强保障提质效,全系统上下积极作为,倾心尽力纾困解难,多措并举创新服务,持续用力增进民生福祉,人社事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

筑牢惠民根基,全力以赴开创就业创业崭新局面

坚持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为准绳,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90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80人,就业创业工作亮点多多,全市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切实推动高效就业。依托基层人社服务平台,丹阳市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样板间,建成镇江市级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家,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1家,大力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全年举办现场招聘、直播招聘、夜市招聘等各类招聘会163场,为4046家企业发布8.7万个岗位信息,达成就业意向1.3万人。

2024春风行动促就业

用心擦亮劳务品牌。“丹阳汽车零部件工艺师”成功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丹阳眼镜工匠劳务品牌”作为江苏唯一推介的劳务品牌,参加2024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并亮相大会主会场。新增河南宜阳、陕西柞水两个劳务合作基地,目前共有劳务合作基地7家。组织重点企业赴劳务大省大市开展劳务对接16场次,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3份,累计引进外来劳动力9000余人。

聚焦重点群体帮扶。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全年累计为1.7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8562万元,为358名贫困家庭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53.7万元。新开发公益性岗位67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38.52万元。免费为毕业生提供“1311”就业服务,丹阳市大学生调查就业率达94.33%。

扶持创业带动就业。高标准推动创业孵化基地优化升级,目前,丹阳全市正在运营的创业孵化基地有5个,入驻企业375家。全年为158名创业者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3086.5万,贴息65.35万元。推选优秀项目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大赛,丹阳市“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早期风险预测试剂盒”创业项目获得全国总决赛优秀奖。

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规范政府补贴性培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技工院校培训优势,2024年累计发放创业培训补贴108.9万元,惠及1132人;就业技能培训(含岗前培训)补贴29.44万元,惠及833人。

强化人才引育,聚智汇能激发人才队伍蓬勃活力

人才招引卓有成效。深入实施“大学生聚丹计划”,着力打造“筑巢引凤 才聚丹阳”“凤还巢”等人才招引品牌。在北京、太原两地开展招才引智“镇江日”专场活动,组织710家次企业参加省内外知名高校现场招聘会77场,全年累计提供大学生岗位数15516个,达成初步意向3750人。紧盯驻丹高校,累计组织138家次企业走进中北学院,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46人次,毕业生留丹率较2023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举办2024“筑巢引凤 才聚丹阳”中国(丹阳)国际菁英创业大赛,产生12个获奖项目,目前多家项目已与丹阳达成落地意向。

国际菁英创业大赛

人才选拔量质并举。高质量完成海外博士引进任务,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博士后专项,1名博士后入选省“卓博计划”,实现镇江市“零”的突破。积极搭建企业与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组织大亚、鱼跃、恒神等8家企业参加2024年“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镇江站专场招聘活动。

人才服务持续优化。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学历10425人,其中本科以上4875人,累计发放各类人才补贴2543.98万元,惠及人才10276人次。以民生实事项目为依托,积极宣传就业见习政策,新建28家就业见习基地,组织青年就业见习1544人,审核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47.92万元,以见习促就业效果明显。

暖企大走访

高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督导工作,全市共6489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新增数字技能人才87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387人,全市每万人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65人。丹阳市谈际生,刘水新两名同志获得“镇江工匠”荣誉称号。顾红星,钱京两名同志当选2024年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五是人事管理卓有成效。全市部分事业单位集中招聘录用备案65人,协助教育、卫生系统录用备案320人。持续推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应用工作,全年录入系统4798人,完成工资审核4078人。

兜牢民生底线,竭诚尽瘁提升社会保障优质效能

社保扩面稳步提质。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坚持宣传稽核并举,力争“应保尽保”,截至目前,丹阳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1.84万人、21.08万人、17.56万人。深挖特殊群体参加工伤保险潜力,通过“数字找人”将我市社保扩面工作“做精做细”。持续推动三代社保卡换新,拓展“一卡通”应用场景,设立社保卡服务网点98个,换发三代社保卡65万余张。

培训宣传同向发力。做好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政策解释工作,加强对渐近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相关政策的学习理解,举办内外两期培训班,局内135人参加,12个镇(区)人社业务工作人员、网格员、重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364人参加。组织开展工伤政策培训13场,参训单位1400余家。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机械制造业重点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等专项培训班,共154家企业398人参加培训。

严格落实养老调资。严格执行退休审批政策,全年完成退休审批9195人。规范有序接收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退休人员档案9208份。690位2023年退休“中人”完成待遇兑现,兑现率达99.85%。222名“非编”数转转入企业养老保险,涉及退休人员188人,发放金额628.43万元。

着力保障基金安全。多形式做好企业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共9.18万人通过认证,认证率达99.98%。通过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坚决打击欺诈套取、冒领社保基金行为。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内部防控体系,强化对社保基金运作的监督和制约,确保社保基金“零风险”,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

丹阳市首个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丹北镇零工市场正式揭牌启用

深耕源头治理,匠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良好氛围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积极构建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信访维稳“三位一体”的大维权体系。做好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培育创建工作,2024年申报创建2家省级和11家镇江市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严格把关特殊工时审批,共审批特殊工时企业20家。全年通过来信、来访、阳光信访系统转送等方式接收处理信访事项179件(其中包括国家督办件7件),均能做到访有方向,问有结果,信有回复,按规办结。

高效化解劳动纠纷。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力度,及时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坚持劳动争议慎裁多调,柔性调处劳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和基层调解组织作用,推动案件通过调撤方式解决。全年劳动人事争议立案1278件,当期审结案件数1284件,结案率100%。

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坚持源头管控、多点发力,有序推进隐患排查。多轮次排查工贸企业8500余家次,对274个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累计发出《欠薪风险提示函》52份,提出整改意见183条,消除风险隐患147个。维权受理畅通便捷,处置全国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33、12345等各类欠薪线索2864件,协调解决2815件,处置率达98%。有效处置欠薪线索,共立案查处欠薪案件274件,追发工资1670万元。  刘亚飞 姜华

标签:
责编:张良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