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中国江苏网携手《建行大学校报》走近南京云锦2:创新与困境共舞 创新与困境共舞
2021-05-31 15: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纵观中国三大名锦的发展历程,云锦真正经受磨砻砥砺的时光仅近800 年,远不及四川蜀锦与苏州宋锦的历史悠长。但它的成就却首屈一指。

缘何如此?

元朝起,蒙古人将战争中获得的金银织在云锦面料之中,这是云锦发展的里程碑式创新;明代以后,为满足皇室需要,匠人们在织金的基础上形成了云锦固定的特点“三装”,即将昂贵的金银线、色彩瑰丽的蚕丝线、珍贵的孔雀羽线织造为“天衣无缝”的华服。

皇室文化、宗教文化、吉祥文化与细细的丝线交横绸缪,奠定了南京云锦的地位,也体现出古代云锦应时而变的创 新内涵。

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随着皇权的消亡,不惜工本的云锦 织造、专供皇室使用的销路都成绝唱。 顺应时代变化、在市场经济中求得一 席之地,也成了南京云锦必然要面临的境遇。

流淌在南京云锦血脉里的创新精神,让云锦在困局中求变。

首先,云锦织物产生了变化。

过去,南京有许多地方专门种植红花,用来为丝线染上鲜艳的红色,其他 各种颜色的植物,也是让丝线色彩斑斓 起来的主要原料。现在,植物染料产量 小、价格昂贵、色彩呈现不稳定,而普遍适用的化学染料在满足色彩要求的同 时,又能有效降低云锦成本,因此,除妆 花缎仍只使用天然的染料外,染料进行了部分变革。

云锦的图案和色彩也加入了新鲜元素。龙、凤、仙鹤、祥云,尽管这些图案样式庄严华贵,但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对淡雅素净风格的偏好,因此,远山微暮、溪水 潺潺也逐渐进入了云锦织物的世界。

2015年,26位设计师、 4名织造者为期6个月精心织造的云锦版《蒙娜丽莎》, 成功亮相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用中国底色淋漓尽致地再现了油画中蒙娜丽莎的立体效果。这种“跨界”混搭的艺术效果引起轰动,也为云锦创新找到了新出口。

其次,文创产品让云锦“鲜活”起来。

《吉祥九龙》的实木屏风、色彩繁复的丝巾、牡丹盛开的团扇、灵动精巧的蝴蝶胸针,都是最具艺术感、历史感、高 贵感的文创产品。云锦不再只是穿在身上的衣物,而是流动起来,成为了无所不在的文化艺术。

酒香也怕巷子深。拥有如此令人骄傲的中华文化瑰宝,让它走进大众心里、走出国门震撼世界,也是云锦传承 人们一直努力的方向。2006年,在国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成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几经努力,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终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国人逐渐了解,在悠悠秦淮水畔,南京云锦始终绽放华彩;世界逐渐被惊艳,在文明悠久的中国,云锦文化像众多中华文化一般,有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走出国门,不忘初心

与劳伦斯许等知名设计师珠联璧合走上戛纳红毯,让云锦华服真实呈现在世界面前。此外,经过多次惊艳亮相, 南京云锦也曾与一些国际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把云锦推向国际、打开国际市场也是“云锦人”的祈愿。

但当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西方模 特们为身着云锦华服而感到荣幸、外国人为拥有一件云锦服饰而喜悦之时,传承人周双喜却并不十分开心。因为他看到,云锦服饰在外国人眼中,似乎与发达的纺织机械生产出的T恤无异,逐渐失去了气韵。

不忘初心,是云锦走向国际之时的 坚守。云锦之中融入的是西方无法复制 的中华文化与华夏精神,是东方气质和 色彩被全世界认识的最好窗口。

同时,若能看到更多在中华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国人身上拥有云锦元素、让正装不只是单调的革履西装,这才是文化自信的亮眼“名片”。

困境求生,心怀憧憬

尽管南京云锦在求变求新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可有些难题在当下仍没有解 困之法,令人心焦如焚。

“其实按照我们现在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云锦是消费得起的。”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周双喜说道。

申遗成功让南京云锦的知名度大大 提升,可长久以来,云锦是“皇室贡品” 的观念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消费不 起的奢侈品”成为让云锦画地为牢的刻板印象,“只可远观而不可接近”,让云锦产品的销量不甚乐观。

观念转换缓慢,渠道也并非路路畅通。尽管云锦礼服在戛纳大放异彩,可欢腾过后,云锦销量并未有明显提升, 只能另寻新的突围。

近年来,“汉服热”掀起风潮,不乏有 企业想要与云锦合作,推出云锦汉服。 可周双喜发现,个别“汉服”企业追求利润为真,对汉服应该使用的面料、花纹、 织法技艺满不在乎,在这样的流水线生产下,汉服的文化底蕴早已云消雾散。 云锦与如此“汉服”对接,一方面会导致 汉服企业利润受损,另一方面,云锦传 承人们心中过不了这道“文化槛”。于是,这条路还未走通。

创新固然重要,可云锦织造技艺的传承问题更为急迫。

云锦的妆花技艺迄今为止仍然无法用机器生产取代,也是让云锦别具一格 的“杀手锏”。可现在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少之又少。

“我想尽量地去传承,可学习云锦织造周期相当长,而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能 耐得住八年、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寂寞来专心学习。”

面对可能后继无人的现状,周双喜很着急:“我身边的徒弟来来去去,真正学有成效的也就3个。现在,他们加入了我的云锦文化传播的工作中,我们尽力去学校、各种文化场所宣传云锦文化,希望能感染年轻人,让他们了解、爱上云锦文化。同时,我感谢国家为云锦做了这么多工作,也希望有更多的政策 来帮扶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培养。”芳菲/文

标签:
责编:张良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