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花,迎春花
2025-01-02 09:22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魏琪  
1

我上小学五年级,学校停课,无书可读。一天,与我同校的邻居二哥,神秘地对我说:学校图书室里的书,明一早通通都要送到造纸厂打浆,太可惜了呀!晚上咱们去摸几本吧。

生平唯一的“窃书之旅”很是顺利。走进家门,惊恐甫定,我摊开书细观,见是一本高尔基的《在人间》,一本冯德英的《苦菜花》。我记起三年级时,看过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苦菜花》,印象极深:胶东半岛山区,革命母亲冯大娘的善良坚韧,娟子、德强姐弟的勇敢、机智,王柬芝的狡诈阴险,在一波三折的剧情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显现。于是当夜,我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不知东方之既晓。

上初中后,同桌范同学亦是个书迷,我们约定《苦菜花》与《林海雪原》互换阅读。他还神秘地告诉我,他父亲在山东服役时,见过《苦菜花》作者冯德英,戴一副眼镜,是个儒雅的军人。我顿时对他高看一眼。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然《苦菜花》淡淡的清香,从未在心中消散。后来,我到连云港市文联工作,想邀请冯德英老师来我市采风讲学。恰巧此时,山东枣庄市文联一位女作家调入我市,她很熟悉冯老师,说冯德英现任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她可代为邀请。

神思已久的冯老师终于来了!我紧紧握住他温暖的手。他对我说:“连云港在抗战时也是革命根据地,一直想来看看!”

我陪同他参访了抗日山烈士陵园、赣榆刘少奇旧居、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等地方。他自然谈起了小说《苦菜花》,深情地对我说,这部作品基本上是根据他的红色家族史写成的。当时他只有十九岁,是部队的一名电报员,因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军营工作紧张,只能利用晚上边学边写。没有稿纸,他就写在废弃的电报纸反面,是家庭成员及许多英勇志士光辉的足迹,鼓舞着他欲罢不能,感到不记录下来传扬出去,就对不起牺牲的烈士,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就这样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他终于完成了初稿。

他用一块包裹布,把稿纸仔细扎封好,寄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独具慧眼的编辑老师发现这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立即请他到北京修改作品。小说的名字原是《母亲》,编辑说高尔基有部小说叫《母亲》,你的作品中多次写到“苦菜花”,说它“根是苦的,开出的花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多好的寓意!书名就叫《苦菜花》吧。

小说引起的强烈反响,是冯德英老师始料不及的。各地书店都排着长长的购书队伍,当时社会各个领域的读者都在谈论《苦菜花》,争说书中的各种人物。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亦发生变化,被选调进空军政治部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他一再对我说,他不是为了当作家才拿起笔,而是火热的生活感染、推动着他,他只是为了还一笔浓厚的“感情债”。这之后,他依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悟,创作了长篇小说《迎春花》,以一种更加清新温暖的笔调,讲述了抗战胜利后,人们重建家园的艰辛与希望。

临别时,冯德英老师送了一套签名书给我,嘱我勤奋写作,组织好全市的文艺创作。如今他已驾鹤仙去,但他留下的那些沁满生活气息的优美文字,却在人世间氤氲弥散。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中,他的代表作《苦菜花》赫然在目,依然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标签:
责编: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