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代南京外郭城十八座城门之一,历来是屯兵守城之要地。上世纪80年代,我在江东门一带服役,见证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又称江东门纪念馆)建造的情景。
最早发现的江东门“万人坑”遗址,原是我部汽车连的一块蔬菜地,官兵们翻地挖沟时刨出的白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很快,一支专业勘探队开进江东门,现场一经发掘,场景触目惊心:男女老幼的尸骨,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刀砍枪杀,比比皆是,颅骨上弹孔的铜锈清晰可见。南京愤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寻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铁证的战役就此拉开大幕。
如今,几度扩建后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藏品近20万件的大型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屹立在江东门旧址,成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2014年起成为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日的举办地。作为明代城门的江东门已湮灭在历史烟云中,但作为侵略者的屠城血证,江东门在史册上写下了凝重的一笔。
江东门纪念馆是一座墓地形建筑,正面石壁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手书的馆名。沿进口处拾级而上,跃入眼帘的是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刻写的大字“遇难者三十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惊和心碎的数字。
登上屋顶平台,俯瞰整个纪念馆,坡状广场上铺着白色鹅卵石,恰似遇难同胞的累累白骨;几株枯树和残破的围墙,象征着昔日支离破碎的祖国山河。最具冲击力的是雕塑广场上的一座主题为“家破人亡”的母亲雕像,高12.13米,暗指灾难开启的时刻。手捧死去孩子的母亲面向苍天,她呆滞的双目,抖动的手势,仿佛在呼唤逝去的亲人,又分明在控诉:“他们就在这里杀人!”
母亲身后,一组群雕再现了当年南京惨遭蹂躏的情景:母亲领着孩子穿行在残垣断壁间,躲避着日机的轰炸;一位丈夫拉扯着遭日军侮辱后要投河的妻子;母亲和弟弟倒在血泊中,一名男童哭泣着呼喊妈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死去的孙子仰天长叹……
纪念馆陈列室里,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无一不是对侵略者的血泪控诉。用旧城砖砌成的墙壁上镌刻着部分遇难者的名字。“只有捍卫历史真相,才能守护和平正义”,两行大字镶嵌其间,远远望去,名字密密麻麻,犹如一双双悲愤的眼睛。同胞逝去,铁证如山,冰冷的方块字让我泪眼蒙眬。
那堵贴满了幸存者照片的纪念墙上,许多彩色照片因为老人的辞世而变成了灰色,他们是当年侵略者屠城的见证。今年7月28日,南京各界人士再次聚集于此,为今年去世的程福保、陈桂香、刘素珍、高如琴、石秀英五位老人举行熄灯仪式。
我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每一次的走近,都让我心情沉重、思绪万千。
一个穿着夹克衫的少女,把一束洁白的鲜花摆放在鱼雷营遇难同胞的石碑前,她的爷爷是当年的幸存者。她爷爷背上被人砍了两刀,混在死人堆里,天黑后才爬出来,却永远失去了父母和姐姐。今天,她受老人委托来凭吊遇难亲人。
还有两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从怀里掏出一把锡质酒壶,用颤抖的手,把米酒洒在墓碑前,嘴里默默地念叨着什么。他们忘不掉半个世纪前惨遭屠戮的七位亲人。
岁月荏苒,87年弹指一挥。今天,作为一名共和国老兵,伫立在曾经守卫的江东门,面对悲壮肃穆的纪念馆,缅怀30万余无辜死难同胞,我心潮起伏。以国家名义设立的公祭日,向世人昭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襟怀。我们并非纠缠历史旧账,但决不允许其他国家篡改历史,更不容许为侵略者涂脂抹粉。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我们取得了胜利,但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埋头苦干,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
□ 陈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