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妈妈的话
2024-08-29 17:12: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 周云龙

妈妈走了。一个94岁农村老人的葬礼,没有讣告,没有悼词,甚至没有哭声。平静地离开,或许是死者最大的福报,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善终。

妹妹在告别厅里轻轻抽泣了几声。母亲人生最后8天8夜,她一个人全天候陪伴左右。姐姐早已累瘫,她回家专程照顾母亲三年。母亲解脱了,她也解放了。

而我,似乎看透了人生的真相,知道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再像20年前父亲离世时那样,万念俱灰。在母亲遗体前,我很淡定、平静。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我匆匆回到省城。下班路上,习惯性点开老家摄像头,看了又看:空无一人,寂静无声。

今年“五一”假期尾声,我们在计划返程,妹妹发来语音说,妈妈跌倒了。这一次,不同以往,疼痛来得异常: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其后一周时间,姐姐都在寻求治疗方法,她一边轻轻按着,一边试探地问:“哪儿疼?哪儿疼?”妈妈无法说清具体的痛点,突然冒出一句:“哪儿疼?疼……它还会说话啊?”

文盲老母亲,不鸣则已,出语惊人。

姐妹们近距离观察发现,老母亲难受时,真的像在“烧心血”。这是乡下人对心力交瘁的形象说法。她一会儿想坐起来,撑撑,躺久了不舒服;一会儿想睡下去,躺躺,坐久了吃不消……妈妈一边呻吟,一边嘀咕:“怎呃好呢?什的时候能好呢?”

前来探望的邻居乡亲,笑着走出房间:“人,都这样了,她还想着好起来。”一直在家陪着母亲的姐姐,又好气又好笑:“都快95岁了,还怕死。所有和妈妈平辈的亲人,都走了,只剩下她一个‘拿舵’的。”

当“呻吟模式”切换为“安静模式”,妈妈对姐姐半是安慰半是激励:“我现在一步都离不开你了。过会儿,就要喊你,没得办法,你不能嫌烦啊,不能着气啊……着气,就不发财。不着气,就发财。”

被“发财”吉言所绑架的姐姐,笑了起来:“发财,发财,不着气!”几分钟后,妈妈突然难受发作,姐姐赶紧附在她耳边,问:“要不要叫云龙家来?”等稍稍缓过气,妈妈一字一顿地说:“两三天不能吃了……情况就是这个情况……你告诉他……随他回不回来。”

半夜时分,我打车到家。与病痛作战数日的妈妈,艰难地侧过头,睁开眼,一开口就自责地说:“我不曾叫你家来啊……怕你挨搅(方言:受苦受累)啊,乖乖……”

其实,我在决定请假回家时也犹豫过,因为妈妈去年已从死亡线上脱逃过一次,姊妹们揪心几夜,虚惊一场。善解人意的妈妈,似乎一直不计较我在不在身边,也不直接问我回不回来。我以为她偏心于我,姐姐提醒说:“不是。妈妈很精的,她知道儿子一旦回来,说明她身体真不行了,是要见‘最后一面’!”

五六年前,妈妈走路出现踉踉跄跄,我立马买了拐杖回来,妈妈一脸嫌弃:还把人家笑煞了,才这么大年纪就用“拐棒”。这次跌倒之前,姐妹们早有预感。因为她的步态不稳,一步一挪,姐姐几次做她思想工作:买个轮椅回来,可以推着四处转转。妈妈还是坚决摇头。不过,那天栽倒之后,她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直立行走,这才认输,躺在床上央求姐姐:钱在抽屉里,买个轮椅吧。

乡下人有时活在自己设计的一个个困顿里:早坐轮椅,就可能不至于跌倒,却坚决不肯坐;瘫痪之后,就要人抱上轮椅,可惜已坐不了多久……能吃能喝的时候,处处算计,不舍得;濒临死亡的时候,山珍海味,吃不下。

我们能避开那些自我设限的困境吗?父母可能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或是一条鞭子。

标签:
责编:陈康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