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0日宿迁讯 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长远谋未来!
当前,在宿迁市宿豫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现场、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能级提升的行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的细节,处处都是拼搏奋斗,处处呈现大干快上发展氛围。
处处都在践行宿北大战的牺牲奉献精神、焦裕禄同志的先进榜样精神和老宿迁“旱改水”的攻坚克难精神,“三种精神”融入了宿豫这片土地的发展脉搏。
连日来,在宿迁高新区高新智谷项目的建设现场,面对体量大、工期紧、技术标准高的挑战,项目团队通过组建专项攻坚小组、科学部署,在钢筋绑扎阶段整合人力与设备资源,采用分区同步作业模式,在短期内便完成了钢筋的全部安装。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项目团队调配汽车泵、混凝土罐车组成保障梯队,经过24小时连续作业,顺利完成了一次性整体浇筑。
在北斗智联江苏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精密设备正以稳定频率高速运转,技术员目光专注地监控着每一项运行参数,整个车间既充满科技感又透着严谨有序的生产氛围……
时光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宿豫区开创未来的动力。
在宿豫区关庙镇,全力推进标厂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建设占地9.6万平方米的关庙镇智能制造产业园,已使用面积7.18万平方米,入驻15个项目,入驻率达82.33%。
江苏邦威焊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年初落户关庙镇,专注于高效能环保不锈钢药芯焊丝的生产。从企业选址到相关手续办理,政府安排专人帮办,仅用几个月时间便助力企业实现运营投产。
企业负责人施龙说:“通过关庙镇政府的帮助,我们从零到有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顺利投产。我们今年开票金额已经达到2000多万元,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
宿迁高新区深刻践行三种精神,将其融入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血脉,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勇挑大梁、奋勇争先,全力打造区域创新发展策源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向着国家级高新区争先进位的目标稳步前行。
北斗智联江苏公司打造的智能基地承载着企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双升”的战略转型使命。据悉,该基地按“全国一流智能工厂”标准规划,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并实现年产350万台,二期规划年产能500万台/套,全面投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100亿元,成为支撑企业服务全球客户、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动力”。
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花伟程表示,“今年1-9月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主打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预计全年产值将创新高。”车间里处处彰显着争分夺秒、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的奋斗激情。
工业发展稳步向前,乡村振兴同样亮点频现。
曹集乡迷候小镇二期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600万元,同步布局100亩猕猴桃种植区,着力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文旅产业基地。这个全新升级的产业载体,既让游客寻得“诗和远方”,更让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从2017年100多亩的猕猴桃园,到如今带动100多人就业的产业基地,迷候小镇的成长,正是曹集乡以“攻坚克难精神”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迷候小镇负责人杨小苹说:“当地的政府对我们支持很大,整个经济效益的话,从今年开始我们收益在1000万元左右,今年国庆节长假,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加活动,每天的营业额很好。我觉得乡村振兴把好的企业做进来,把好的产品做出来,我们做出品牌,做出自己的IP,对我们农业企业的发展非常好,在苏北这里的环境非常好。”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在谋篇布局,今日之宿豫,正处在推动“向高向新向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打造“三区三高地”任重千钧。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在复杂环境中承压前行、实干争先,全力打造长三角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新高地,向着综合竞争力“全国进百强”的目标加速迈进。
园区管委会主任翟榕说:“化工园区将紧紧围绕全区‘三区三高地’建设要求,大力弘扬‘三种精神’,持续推进经济总量、产业能级、综合竞争力不断攀升,努力为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以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以更大力度加强项目储备……这个冬天,宿豫区只争朝夕促发展。(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