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1日宿迁讯 十年光阴,见证一座城市的蝶变!
十年前,这里是荒芜草地,如今高楼林立、灯火璀璨,宿豫以奋斗为笔、以“三种”精神引领,书写出一幅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画卷。
走进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一栋栋简约时尚的办公楼整齐分布。京东智慧城巍然耸立,宿迁数字经济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宿豫区数字经济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宿豫的跨越,源自一脉相承的精神力量。这是宿北大战的牺牲奉献精神、焦裕禄同志的先进榜样精神和老宿迁“旱改水”的攻坚克难精神,这份精神激发出宿豫人骨子里的奋进力量!
如今化作数字浪潮中一以贯之的动力,让宿豫在时代浪潮中迎风破浪,踏浪前行。
园区正式设立时,基础设施薄弱、企业零散,面对困境,宿豫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锚定目标,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攻城拔寨。
如今,园区已集聚京东、当当、途牛等890余家企业,先后创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等省级以上品牌荣誉近50个,一座“电商名城核心区、千亿级数字经济高地”正加速成型。
除了需要载体平台提供“硬支撑”外,还需要政策来优化“软环境”。宿豫区始终坚持政策先行、机制赋能,出台《宿豫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宿豫区培育数据产业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着眼资金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最重要的“血脉”,宿豫区还探索建立了资金支持体系,由政府、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联合成立宿迁市国信运东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重点用于扶持数字经济企业孵化培育等。同时,宿豫区还通过发放购房补贴、资金奖励、专利补贴、人才补贴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租金、人工成本,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电商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推介本地产品;大数据机房中,服务器灯光闪烁;数字金融企业为中小微商户提供算法支撑与信用服务……在宿豫,数据正成为新的“耕地”,算法正在重塑新的“生产力”。至8月底,全区2025年网络零售额已实现245亿元,年均增速20%;跨境电商交易额预计实现8.3亿元。宿豫正以“智改数转网联”为引擎,打造产业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江苏三元轮胎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操作,自动检测设备实时上传数据,生产线几乎“无人值守”。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整体装备智能化率超90%,仓储物流智能化率超80%,设备联网率达100%,各工序基本实现“无人操作”。江苏三元轮胎有限公司的“华丽转身”,是宿豫区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的生动注脚。
借“数”之力,乘“云”而上。近年来,宿豫区坚持把“智改数转网联”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围绕全市“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关要求,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区创成国家5G工厂1家,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省级智能工厂18家,省级智能车间16个,累计获评星级上云企业261家,规上企业星级上云覆盖率达60%。
从当年的“荒草地”到如今的“智慧城”,宿豫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史。面对困难不退缩、遇到挑战敢创新,这种精神化作今天推动数字产业崛起的磅礴力量。
放眼未来,宿豫区正加快实施“12678 电商再出发”三年行动计划:到2026年,实现电商企业集聚超1000家,年开票额超2000亿元,税收超60亿元,带动就业7万人,人口集聚8万人,构建“一体两翼+X”的“金凤凰产业体系”。数字经济将成为宿豫发展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新动能”。
十年风雨兼程,从“改地筑梦”到“数智腾飞”,宿豫以行动诠释了精神的传承,也以奋斗证明了发展的答案。(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