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5日宿迁讯 焦裕禄是时代的丰碑,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兰考带领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的光辉事迹,鲜为人知的是宿豫这片红色热土也曾留下过他的足迹。
据史料记载和调研论证,1943年秋,焦裕禄先逃荒到“宿迁县城东15里双茶棚村”,即现在的大兴镇双茶棚村,在那生活半个月后,被介绍到“城东二里第二区园上村胡泰荣家当雇工”。从迷惘到坚定,焦裕禄参加革命的种子已经在宿豫这片土地悄然种下……
今天的宿豫汲取榜样力量,一些扎根大地的普通人,以最质朴的方式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先进榜样精神,在先进榜样精神引领下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如今,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道德模范去感受平凡人的伟大,去赓续精神血脉。
丁成闯老师,十米高桥跳下勇救落水女子。2023年6月15日晚上,宿豫中学丁成闯老师下班后经过项王路秀强运河大桥时,发现桥边站着一名女子,丁成闯继续向前行驶10米左右时,察觉不对,他猛地刹住车,放下车子,调头就往回跑。正好看到女子跳桥的一幕,丁成闯一下扑到护栏上,伸手想要将女子拉回来,可是晚了一步,女子已掉落水中。此时的丁成闯什么都来不及想,也忘了自己足部跟腱做过手术,他脱去衣物,纵身从10余米高的大桥上跳入水中,奋力施救,最终成功救起该女子。丁成闯英勇救人的事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5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救人后,丁成闯将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赠送的1.5万元奖金捐赠给了贵州省黔西南州坝力小学。
张用宪以林为伴,青春融于茫茫林海。张用宪中年回到家乡宿迁,长期从事林业工作。1988年退休后,义务做起了古树名木的保护研究和宣传,他行程5万多公里,找寻到4237棵古树,写就了7万字的《宿迁古树名木志》,并手绘宿迁古树名木分布图;他多次奔走于北京、南京、宿迁、淮安等地,亲手救治江苏名古树“项王手植槐”和周总理故居“观音柳”;为传播爱绿护绿理念,他长期奔波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义务宣讲台上,自编30万字教材,开展宣讲800余场,影响青少年达30余万人次。在宿迁,他被人亲切地称为“古树保护神”“不知疲倦的‘童心’宣讲团团长”。
程永侠不离不弃救夫。宿豫区顺河街道卓圩社区居民程永侠,其丈夫程龙被查出尿毒症后,程永侠不离不弃,一边照顾孩子,一边陪着丈夫四处求医。在程龙病情恶化,急需换肾的时候,程永侠瞒着家人偷偷地跑到合肥的医院配型,并幸运地配型成功。为了顺利进行手术,程永侠每天早晨5点起床跑步,一个月暴瘦30斤,最终成功挽救了丈夫的生命,用行动践行了爱情的誓言。
拾金不昧好少年杨轩。他是宿豫区豫新初级中学学生,说起杨轩,大家都会为他拾金不昧的行为竖起大拇指。2023年的一天,杨轩在回家路上捡到了15万元现金,虽然他的父亲因病住院,急需用钱,但是在面对这笔意外的财富时,杨轩没有半点犹豫,立即报警并将钱归还给了失主。他拾金不昧的事迹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广大网友为其点赞。杨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拾金不昧的朴实本色,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还获得了2024年度“新时代江苏好少年”的荣誉称号。
韩瑜,一名宿迁医生的“永济”情怀。韩瑜是宿豫区豫新医院一名全科医生,已扎根基层临床一线17年多。出身四代医生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韩瑜牢记祖辈的嘱咐、医生的职责,尽心尽力救助每一位患者,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树立起“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在宿豫区还有许许多多的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在各自领域的卓越贡献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并传递正能量。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精神火炬代代相传。学习榜样,不是仰望星空,而是成为星辰,传承是对焦裕禄精神最好的致敬!(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