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1日宿迁讯 在宿迁市泗洪县车门乡工业园区内,一条全新的汽车铰链智能生产线正平稳运转。三台高精度加工中心配合多轴机械臂,完成从上料、钻孔、铣台阶、倒角、绞孔、去毛刺到检测、下料的全流程作业。这条由江苏奥尔思达精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尔思达”)自主研发制造的生产线,近日成功交付给某头部汽车零部件厂商,标志着这家从乡镇起步的企业在非标自动化装备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回顾企业发展历程,奥尔思达负责人感慨道:“我们最早以机械零部件加工起步,业务模式单一,技术含量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这一转型并非易事。最初的奥尔思达与许多本土制造企业一样,主要依靠来料加工和代工生产。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意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凭借在电子元器件标准化设备与汽车零部件非标自动化领域的持续投入,奥尔思达逐步构建起以模块化、柔性化为核心的技术能力,走出了一条从“加工配套”到“智能方案提供者”的升级之路。

此次交付的铰链智能生产线,集中展现了奥尔思达的技术实力。整线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三台高精度加工中心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协同作业。“我们通过‘可更换载具’设计,实现了多品种铰链的快速切换,兼顾了小批量灵活性与大批量稳定性。同时,集成的全流程防错与高效排屑系统,从根本上保障了设备运行的高可靠性与产品一致性。”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介绍道,该生产线的技术亮点不仅体现在硬件配置上,更在于其智能化的控制系统。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节拍、质量数据等关键指标,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管理。
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奥尔思达的叠层陶瓷电容设备同样表现亮眼。其生产的电容器测试分选机、六面外观检测分选机等系列设备,可适配0201、0402等多种规格微电容,具备灵活换型能力。如自动沾银机、自动植入机等设备,通过精准工装夹具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微电容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与高精度,已在三环集团等企业广泛应用,成为电子元器件智能化生产的有力支撑。

奥尔思达的转型突破,离不开地方政府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车门乡政府通过精准的政策引导与配套支持,推动辖区内企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车门乡党委书记立冬冬表示:“我们密切关注辖区内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制定‘一企一策’、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支持。”
近年来,泗洪县持续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服务保障等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开始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型升级路径。在车门乡以及泗洪县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奥尔思达的成功实践正在产生示范效应。(朱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