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9日宿迁讯 国庆期间,在潍宿高铁江苏段(宿迁段)站前3标施工现场,10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全力抢工期、抓进度。
路通则心通,路畅则业兴!潍宿高铁自开工以来进展顺利,宿豫段施工全面展开。据悉,目前现浇梁施工已经开始,预计明年5月可以全面结束。箱梁安装工作同步实施,箱梁架设工作预计在2027年6月结束……
未来,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将把宿迁东站打造为区域性客运枢纽,成为快速连通苏北、苏南的重要节点,成为要素汇集、客流集聚的枢纽。
建设青春新城产融区,打造三网融合发展示范高地!与此同时,宿豫区着力深化高铁网、水运网、互联网的融合格局。高铁网是拉近宿豫与全国的“时空距离”,那么水运网则是降低物流成本、扩大产业腹地的关键支撑。
宿豫区依托宿连航道通航,加快推进陆集、来龙等临港产业园建设,全市首个船舶服务区也在紧锣密鼓布局。港口岸线开发有序推进,丰富铁水、水水等多式联运,真正让大宗物资“水运当先”。一艘艘货船通江达海,不仅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更为“好运宿迁”写下生动注脚。实践证明,大宗物资通过水路运输的成本较公路运输可降低三分之二以上,可有效推动沿海经济向内陆纵深延伸,拓展沿海港口群辐射范围,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红利。
互联网是宿豫青春新城最具活力的新引擎。在宿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智改数转”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走进江苏三元轮胎有限公司,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车间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高速运转着,一块块橡胶、一卷卷钢丝等原材料经过炼胶、压延、成型、硫化等工序,变成了一条条全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工业领域对先进设备的更新改造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作为本土重点工业企业,江苏三元轮胎有限公司紧跟形势向“新”而行、向“智”发力,近年来,企业持续投入资金开展技术改造,推动自身实现转型升级。新生产线引进了行业内较为领先的智能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设备联网率达100%,全部具备远程监控功能,可以实现生产物料精准配送、生产过程实时管控、生产信息跟踪追溯。
从传统生产到智能制造,从单一销售到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生产要素的广泛联接,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在加速赋能制造业。数字化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模式的变革。如今,宿豫的互联网产业正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孕育新的竞争力。
“三网”相互呼应,产融区的格局更加明晰。高铁让宿豫走得更快,水运让宿豫运得更广,互联网让宿豫连得更深。三张网络交织成一张大网,把宿豫牢牢嵌入区域经济大循环中,也为青春新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建好青春新城产融区,打造“三网融合”发展示范高地上,宿豫区还将坚定不移抓集聚、兴产业,紧扣“3+3+X”产业体系、15条重点产业链,持续深化强链延链补链,推动食品饮料产业向宠物经济等领域拓展,引导新材料产业向下游和终端产品延伸,医药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先导产业集群成势,新型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潜力产业积极布局,厚积宿豫高质量发展根基。
通过引入龙头项目、强化金融服务、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宿豫正逐渐形成“产业+资本”的双轮驱动格局。无论是依托电商名城的数字经济,还是依托水运枢纽的物流经济,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与放大效应。
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市的灵魂。在宿豫,青春新城的建设与三网融合同频共振。江山大道、天山路、厦门东路等一条条城市道路相继建成通车,构筑起现代化陆地交通体系;生态大公园、特色绿廊、河道整治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防涝系统的完善更是让市民告别“雨中看海”的烦恼……
展望未来,潍宿高铁的飞驰、宿连航道的纵深、互联网的联通,将不断重塑宿豫的发展坐标。青春新城不只是空间概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以高铁为骨架、水运为动脉、互联网为神经,构建起开放包容、活力无限的示范高地。
一座产融区的成长,折射的是宿豫发展的格局之变;一张“三网”的织就,展现的是宿豫奔跑的速度之快。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向上而进,宿豫正以青春的姿态、奋进的力量,奔赴更加广阔的发展未来。(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