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学院4000余名新生上了一堂特别的“思政大课”
2025-09-28 18:0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9月28日宿迁讯 激扬青春梦想,争做时代先锋。9月27日晚,宿迁学院在体育馆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刚完成军训洗礼的4000余名新生以昂扬的姿态,共同听取了一堂兼具思想深度与青春温度的“思政大课”。

活动中,宿迁学院党委书记徐德为新生讲授了题为《致力建设对学生最好的大学》的“思政第一课”,宿迁学院校长潘志明以《筑梦启新程 学习求真知》为题和学生分享了几点“学习”的思考与期望。宿迁学院全体校领导、教职工代表向新生代表赠送了梦想种子,并共同播种了梦想种子。活动由宿迁学院党委副书记侍旭主持。

徐德表示,宿迁学院一直在致力建设对学生最好的大学,助力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以致力建设“五个最”的好大学、助力学生成就五个“好”为主题,徐德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徐德指出,要致力建设最具“成长力”的好大学,助力学生赢得“好未来”;要致力建设最显“关爱度”的好大学,助力学生拥有“好家园”;要致力建设最重“公平性”的好大学,助力学生汲取“好能量”;要致力建设最有“安全感”的好大学,助力学生得到“好守护”;要致力建设最美“新校园”的好大学,助力学生乐享“好环境”。“对你们而言,成就最好的自己,也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你们在每一次课堂的思考中、每一次实践的尝试中、每一次挑战的拼搏中去追寻奋斗。”徐德对新生们说道。

潘志明用“学何以始?志为起点”“学何以进?勤作阶梯!”“学何以成?知行合一!”三问三答和新生交流了学习的思考与期望。他表示,立志奋进才能筑梦青春,希望同学们要立“强国有我”之志、立“服务社会”之志、立“成就自我”之志,为实现人生梦想努力奋斗。大学学习,贵在勤奋,重在坚持。同学们要勤于一点一点积累,积微成著;要勤于一遍一遍练习,熟能生巧;要勤于一个一个钻研,刨根问底。他希望同学们要在学科竞赛中提升专业技能、在实习实训中锤炼应用本领、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才干,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开学第一课以“筑梦宿院”为主题,通过“初心筑梦、匠心追梦、同心圆梦”三个篇章,为2025级新生带来了一场思想洗礼。在“初心筑梦”篇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教育服务部主任王敏受邀为新生授课,对于“如何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大学学习和未来人生?”王敏围绕“厚植家国情怀,将‘小我’融入‘大我’”“锤炼坚韧品格,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创新,具备‘血战到底’的攻坚精神”“珍爱和平,担当文明交流的使者”这四点分享了自己的建议。

在“匠心追梦”篇章,毕业生代表王金松、丁子越、葛子惟、袁飞凡结合自身经历为新生分别讲述了他们的追梦故事。

“四年间,我和伙伴们组织了一百余场活动,志愿服务超500小时,志愿者增长30余倍。这让我坚信:真正的追梦人,既要读好课堂有字之书,也要在社会实践中读透无字之书。”这是来自丁子越的分享,丁子越是2024届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宿迁市2023年志愿之星,荣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我毕业后沉淀十年才创业,产品靠一毫米一毫米的精度提升,企业靠一次次迭代稳步成长。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爆发,而是细水长流的积累。”这是来自王金松的分享,王金松2010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现为一家公司的控股董事、总经理。

“去年夏天,我从成都出发,20天单车行走2160公里,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在‘吃苦’与‘梦想’的青春大考中,考出了一个还算可以的成绩。”这是2022级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袁飞凡的分享。

2024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葛子惟通过三个“奔跑的瞬间”,分享了自己在宿院的四年里,以人文素养为翼,追逐青春梦想的成长故事。葛子惟是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

此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21名校友代表通过镜头传递对母校的问候和对新生的祝福;曾参加阅兵的校友李怡萱、王佩玙与军训优秀学员共同进行队列展示,他们挺拔的身姿、昂扬的精神,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在“同心圆梦”篇章,二级学院院长、辅导员、专业教师、保安、宿管员、厨师、医务人员、保洁等9位育人群体代表围绕“梦想护航者”主题进行演讲。课程最后,全体人员共同唱响了校歌《学海问鼎》。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薛惠芹 通讯员 许陈

标签:
责编:薛惠芹,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