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9日宿迁讯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让孩子变化很大,还主动去上学了……”9月9日,当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项里派出所民警李莉再次对未成年人小左(化名)进行回访时,他年迈的奶奶连连道谢,道出了该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效。
近年来,项里派出所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构建“1+2+5”全链条保护体系——以关爱工作站为牵引,“钟吾青蓝工作站”“银‘凌’夕阳工作室”为支撑,联动街道社区、妇联、学校、团委、志愿者组织5支力量,辐射5个社区、28个网格、17个志愿组织,为未成年人筑牢安全屏障。

聚合资源,建好关爱队伍
项里派出所辖区实有人口8.6万人,共有9所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8万名,是一个典型的教育资源聚集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站所能。”项里派出所关爱工作站站长柳明波说。站内不仅有派出所专职民警、辅警,还吸纳已退休的老民警、网格员、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围绕未成年人的行为干预、教育矫治和关爱帮扶等方面,创新建立“警情梳理+协同关爱+教育惩戒”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延伸和拓展关心关爱行动。

今年7月,项里派出所接到报警,“有个女孩在一号桥上情绪激动,情况不对劲,要跳河!”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并将欲轻生的小女孩救下。原来,女孩长期在安徽爷爷奶奶家,在宿迁与母亲生活一年来,母女因生活琐事经常发生争吵,女孩多次有过轻生想法。了解情况后,关爱工作站迅速制定关爱帮扶计划,通过耐心开导女孩,又与其母亲沟通,最终为一家人解开心结。
延伸触角,关爱入校进家
12岁男孩赵某某存在厌学情况,曾多次与同学发生矛盾,父母无奈之下,只好到关爱工作站寻求帮助。
“我们依托钟吾青蓝工作站,联合家庭、老师、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创新打造‘一对一帮教关爱室’‘点对点成长档案袋’等方式助力孩子成长。”柳明波说,现在孩子已能独自做作业、绘画等,甚至还爱上了写作文。最近,孩子父母反映:“还能主动做家务了!”

钟吾青蓝工作站是项里派出所与钟吾初中共建的工作室,实现“零距离”开展教育、咨询、防控、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心理辅导30余次,接受学生法律咨询1000余次。
让关爱工作“住进”小区、“落脚”进家,项里派出所邀请退休民警凌殿利任关工站副站长,还在现代城小区建立银“凌”夕阳工作室,开展未成年人帮扶帮教、家庭走访等工作。
今年5月,凌殿利接一位母亲求助,其女儿沉迷游戏无心上学,甚至背着家人在游戏中充值2万余元。凌殿利联合居委会通过“寻找话匣、亲切聊天、打开心结、共同游戏”关爱四步工作法,最终让女孩回心转意。现在,母女关系逐渐缓和、孩子成绩也有所好转。
联动协作,织密成长网络
“通过‘文具失窃’案例剖析盗窃行为,借助‘课间推搡’事例阐释故意伤害的法律界定……”6月20日,项里派出所民警彭洁来到宿迁市实验小学,对叛逆期特征明显的五年级学生开展法治专题宣讲。

“作为护校安园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常态开展安全‘童’行、法治开学季等活动,力争辖区2万余名师生全覆盖。”彭洁表示,通过反复宣讲防欺凌、防性侵、防诈骗等安全知识,有效提升了学生防范意识,并带来实打实的回馈。
今年3月份,彭洁在钟吾初中上课时,一名学生反映母亲正在网络理财,还想把家里房子抵押出去继续投入。彭洁第一时间上门核查,发现是电信诈骗,避免了这个家庭的经济损失。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未成年关爱保护工作中,项里派出所聚合街道社区力量,动员吸纳专业特长群众200余名。积极协调团区委,推荐优秀青年参加关爱工作站工作。并与宿城公安分局组建的楚凤护安工作队建立联动机制,常态开展“我当一日小警察”“书香润警”等活动。
在此基础上,还联合蓝天救援队开展送课上门活动,通过讲解案例、教授防溺水口诀等方式,提高孩子安全防范能力。还联合医心“项”党联盟,对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提供有效帮助。(田廷江 万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