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0日宿迁讯 当城市的霓虹闪烁不休,有这样一群人,将二十载青春埋进乡村的泥土;当外界的诱惑纷至沓来,他们始终站在三尺讲台,用粉笔书写着坚守的故事。
在泗洪县魏营中学,就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二十载,用青春与热血浇灌出满园桃李,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他就是王超,一位用爱与智慧点亮乡村孩子未来的共产党员、人民教师。

20个春秋、青丝染霜,一生耕耘、大爱无疆
2005年8月,25岁的王超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回到家乡泗洪县魏营中学任教。“站在三尺讲台上,看着孩子们纯净的目光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深刻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乡村教育需要有人去接力、去扎根、去改变。”
这期间,王超多次放弃返城机会,坚定地选择留在魏营,做乡村孩子们求学路上的“摆渡人”,为他们扫去坎坷、点亮希望。20年来,他始终扎根初中语文教学一线,先后兼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学校中层干部等职务。他热爱学生,钻研教学,尽管工作繁重,但从未放松对教学质量的追求。
每天清晨天未亮,他便早早到校陪学生早读,深夜10点查寝后,顶着月光,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他的身影,早已成了魏营中学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以生为本,语文课堂变“实景乐园”
“语文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教学中,王超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从学生的反馈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他创新推出“情境式教学法”,将课文与生活紧密结合,他的课堂,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思维的碰撞与心灵的触动,充满着温度与活力。“我们就喜欢上王老师的课,既生动又有趣,难懂的课文通过情境式教学,变得通俗易懂,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了不少。”学生们说道。
“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更要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王超不仅关注课堂教学,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在班上设立“读书角”,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等系列活动,让语文学习从“纸上”走向“生活”。他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以爱为帆,做学生心灵的“摆渡人”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共鸣。”作为班主任,王超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用爱与耐心呵护每一个学生成长。他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设立“心灵信箱”,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宋同学是一名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生活上缺乏应有的关爱,学习上也比较吃力,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孩子成绩逐渐下滑。得知情况后,每到周末,王超就会主动把他带回家,做上一桌美味饭菜,通过聊天了解其心理状况,并予以安慰和关怀,同时还帮助其辅导功课。看着孩子日益明媚的笑脸,王超很是欣慰,“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只要用心浇灌,就会茁壮成长。”

王超的师德,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中,更体现在对年轻同事的引领上。在教学工作中,王超组建“语文教学研讨群”定期分享教学心得,并将自己的获奖课件、教案进行分享,得到了身边同事一致认可。
“王老师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的引路人,他的帮助让我们在教学中有了很大的进步。”青年教师刘老师感激地说。在他的带动下,魏营中学语文组获评“泗洪县优秀教研组”,3名教师获市县级教学比赛一等奖。
以研促教,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更要成为‘研究者’。”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王超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科研的热情。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每一节课都要对得起学生的期待。”在教研教学实践工作中,王超用心教学并勇于创新。他敢想敢试,从传统教学到情境式教学,从作业设计到课堂改革,他总像个研究者,不断突破乡村教育教学的瓶颈,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效。

任教以来,王超积极参与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曾获江苏省“蓝天杯”初中语文优课评选二等奖、宿迁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优课评选一等奖、泗洪县初中语文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泗洪县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优课评选一等奖、泗洪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泗洪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层教干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教学之余,他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主持江苏省教育规划办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两项课题、宿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两项课题,多篇论文在省、市核心期刊发表并获奖。
以德立身,做新时代教师的“标杆”
从教20年,王超用实际行动诠释“四有”好老师深刻内涵,他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乡村学子。
凭借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近年来,他先后获评泗洪县首届“名师”“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宿迁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宿迁市初中语文教坛新秀、泗洪县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泗洪县初中语文教学能手,也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标兵”“泗洪县十佳班主任”“泗洪县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王超老师用热爱与专业浇灌教育之花,他是魏营中学的骄傲,更是泗洪教育的一面旗帜。”魏营中学校长张良说。

乡村教师,这群基层教育的守望者,以默默耕耘播撒希望的种子,在田野之间点亮知识的明灯,他们的付出,远比岁月更厚重,比山河更绵长。
教育无疆,大爱永存。20年风雨兼程,20年初心不改。王超用坚守与奉献、智慧与爱心,在投身乡村教育这条路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这是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而这,正是教育最美好的模样。(付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