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之刃 破发展前行之障
2025-08-21 10:48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8月21日宿迁讯 作风是干事创业的生命线,关系人心向背与事业兴衰。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泗洪县魏营镇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作风短板,以“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深化整改提升,以“群众满意”的价值标尺检验实践成效,推动干部作风实现从“宽松软”到“严实硬”的根本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作风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扫清前行障碍。

坚守初心使命,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

作风建设的本质是党性问题,核心在于坚守党的初心使命。魏营镇始终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将群众满意作为奋斗的最高标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政策制定、项目推进、民生改善的全过程。

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从中央政策规定及其实施的刚性执行,到群众对“家门口干部”的殷切期待,无不凸显作风建设的时代紧迫性。必须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律”字为先、“廉”字托底,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会所中的奢靡”“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顽瘴痼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通过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为魏营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与政治引领。

强化担当作为,激活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的核心素养,更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密钥。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矛盾化解最前沿,党员干部的作风状态直接决定工作成效。当前,魏营镇正处于爬坡过坎的转型期,面临稳住经济增长与优化发展质效的双重任务,亟需以作风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要以高效作风赋能产业升级,以作风建设的“强度”提升发展环境的“优度”,进而巩固经济增长的“稳度”。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微改造”,还是重大产业项目的“大布局”,都需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基层党组织作为作风建设的“主阵地”,必须破除“视而不见”的认知错位,杜绝将群众诉求当“包袱”的消极心态,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凝聚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严守廉洁底线,构建纪律规矩的“约束体系”

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作风建设的底线要求。魏营镇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对党纪国法的尊崇之心,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自觉,做到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的腿,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在权力运行中,需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情与法等重大关系,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坚决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制度层面,要健全监督执纪问责体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通过强化纪律约束与廉洁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廉洁自律成为干部的行动自觉,为发展提供清正环境。

凝聚团结合力,打造协同奋进的“干事格局”

团结协作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法宝,也是作风建设的实践要求。魏营镇立足乡村振兴全局,着力构建“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协力、行动上合拍”的协作机制,实现“职能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责任上分、决策上合”的高效协同。

在团队建设中,需秉持“以事业为中心”的理念,做到“三不”:不相互拆台、不相互诋毁、不相互猜忌;强化“主动担当”意识,面对困难敢于挺身而出,杜绝推诿塞责;坚守“公私分明”原则,始终将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针对青年干部群体,要引导其树立“炼金而非镀金”的成长观,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以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投身富民增收、矛盾化解等重点任务,在乡村振兴一线展现新作为,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坚持久久为功,巩固作风建设的“长效成果”

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深化。魏营镇将以“滚石上山”的韧劲抓常抓长,以“抓铁有痕”的狠劲攻坚克难,杜绝“一阵风”“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通过常态化开展作风教育、动态化排查问题短板、制度化巩固整改成效,推动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变。

立足“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魏营镇将以作风建设为抓手,锻造“敢担当、善作为、硬作风”的干部队伍,以优良作风破解发展瓶颈、激活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奋力谱写乡村振兴与新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作风建设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魏营镇将始终以作风建设为引领,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除前行障碍,以实干担当的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魏营镇党委书记 冯超)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