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1日宿迁讯 近年来,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锚定打造“苏北乡村振兴示范区、宿迁绿色产业集聚地、洪泽湖畔宜居小城市”的定位,城镇建设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中心突出”发展思路,构建以界集中心镇区为核心、太平和曹庙为两翼的区域性发展组团,快速高质推进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等工程,全力建设全市一流小城市。
聚焦增量发展,实现小城市产业提质增效加速度。坚决把扩大增量作为解决产业存量不大、规模偏小的“不二法门”,做到“三个扩大”。一是扩大有效投资增量。围绕“4+3+X”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抓工业招商,紧扣“四群六链”农业产业体系抓农业招商,聚焦“432”体系和平台型、总部型、支撑型三类项目抓服务业招商,严格落实“一把手”招商责任,成立专业招商小组6个,全年计划招引2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2个。二是扩大项目引培增量。以“一区多园”发展模式为抓手,统筹资源推进园区路网框架搭建。严格执行“全过程帮办服务”推进机制,加快银升机械、杭利传动科技等10家专而精、产业链抱团项目建设,推动东合辰精密机械、巨增科技等15家重点项目快速投产,苏北粮油北交所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扩大企业产出增量。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深化行动,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壮大镇域企业“上市、亿元、专精特新”三大方阵,探索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确保年内新增规上企业12家,实现工业开票超40亿元,重点产业链增长20%以上。
聚力品质建设,实现小城市空间能级拓展加速度。坚决把群众最需要、最认可作为镇村建设的“首位选择”,做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一体化建设水平。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协同推进镇村一体化发展,实施小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加大农房“以旧换新”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燃气、供排水等老旧管线改造,提升鸿润雅居、丁岗新居等小区服务能级,强化群众认可度。二是提升多元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衣食住行康养育”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丰富农贸市场、金色界城商业综合体等商圈功能,拓展人民路、西大街、中大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提升蜜时光巧克力主题乐园、草莓采摘、大湖红日露营基地等项目品质,强化商业人气活力度。三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大美界集”风貌塑造为引领,持续强化、细化镇村管理,重点改善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薄弱点位,推动雨污管网向自然村庄延伸,提高垃圾收集处置率,再现苇荡相连,鹭鸟翻飞,“水天一色”原生态湿地画面,强化地标名片吸引度。
聚能产城融合,实现小城市乡村振兴融合加速度。坚决把产城融合、强村富民作为小城市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做大三个“全力”。一是全力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一廊四区多基地”产业布局,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酿酒红粱、高品质蔬果、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同步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提升鲜果采摘、湖畔露营等特色项目,实现三产融合增效。二是全力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引入培育、农业产业园区提档升级,集聚发展要素,破解发展瓶颈。依托苏北粮油、德康养殖等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土地全程托管工作,配套淮海农场、嘉喆育苗等产业基地,走好龙头带动、品牌强农之路。三是全力推动多方抱团联动发展。进一步强化联合党委、村企联建、村村联建发展,依托支部领创中心、产业培育基地、就业便民驿站等载体,大力发展基础工业、富民农业、便民就业,确保年内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50万元以上。
聚合资源要素,实现小城市创业就业集群加速度。坚决把强村富民作为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续营养”,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在已有212个载体的基础上,整合利用资产资源,计划新增支部领创中心5个、产业培育基地18个、就业便民驿站76个,推动厂房经济联合发展、三产融合特色发展、惠民项目集聚发展。二是突出项目优质有效带动。盘活低效闲置载体,引入服装加工、电子元器件等有用工、有税收项目,培强厂房经济“三岗”联合党委共创工坊、沙砬口美丽田园融合发展项目等集聚示范点,推动产业成链、项目成群。三是突出全民参与有效增收。深入开展“家门口”创业就业,支持支部联创、村集体领航干事业,通过成立合作社、入股强村产业等方式,带动党员群众齐参与、共增收;积极为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政策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提供更多学得会、易上手家门口就业岗位,预计受益家庭户数占比达70.2%,同比提升3.8%。
下一步,界集镇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持续拓展“四聚”生动实践场景,推动小城市建设向更高能级跃升,奋力谱写“大湖生态美、兴业生产美、宜居生活美、人文底蕴美、乡村振兴美”洪泽湖畔小城市的壮丽篇章!(顾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