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7日宿迁讯 今年以来,曹集乡农村工作办公室按照乡党委、政府“干部下沉、服务三农”的要求,精心组织4支农技先锋队,将办公阵地延伸至农家院、田间埂,累计深入走访农户125户,成功解决农事难题56件,以沾满泥土的坚实脚步深刻丈量为民服务的赤诚初心。
下沉基层 网格筑基
乡农村工作办公室创新实施“网格化+专业化”双轨并行机制,将全乡科学划分为4个农业片区网格,每名干部精准包保2个村民小组、定点联系100户农户,开展常态化下沉走访工作。在伍员里村池塘整治工作中,通过深入走访敏锐发现水体污染问题,并在一周内强力推动完成清淤护坡工程,切实惠及群众的生产生活。

同时,针对群众的需求,梳理问题实施精准攻坚。在土地流转纠纷处理方面,制定标准化合同模板,有效化解争议6起;面对设施老旧难题,协调修缮沟渠8公里;对于弱势群体,为50余户独居老人开展代收、代运、代晒等贴心服务,顺利抢收小麦1200余亩。“过去农忙时找不到收割机械,现在,乡干部主动联系,协调收割机。我的1300亩小麦三天时间收割结束!”花园里村种粮大户张玉宏的由衷话语,真切道出了群众的深刻感受。
精准施策 解忧提速
今年“三夏”攻坚关键时期,乡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成立2支党员突击队,2名干部驻守4个村(社区)。在农机调度工作中,合理调配87台收割机开展分片作业;网格员24小时不间断值守,及时处置机械故障、晒场纠纷等突发问题20起;广泛发放防火防汛手册1000余份,每日开展4次田间巡逻,实现麦收“零火情”,全力打好“麦收保卫战”。


针对晾晒难、仓储紧等“微痛点”问题,下沉干部在一线积极协调各类资源,解决群众晒粮难。改造闲置农房为临时粮仓,有效减少群众的霉变损失。针对群众反映石榴产量低、品相差等问题,引入石榴节水滴灌先进技术,预计示范园亩产将达到2000至3000公斤,有效解决群众之忧,以小项目有力撬动大民生。
高效护航 数字赋能

为确保干部下沉工作切实成为解决群众痛点、难点的有效途径,乡党委、政府采取“问题收集—限时办结—电话回访—督查问责”闭环式管理模式。乡农业农村局据此进行详细梳理和分解,对群众的每一类诉求明确办结时限,设立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使12345涉农投诉量显著下降20%。此外,农业农村局全员积极使用数字平台,实现田间问题“即拍即传”,工单直达责任部门。灌溉缺水、病虫害风险自动推送至农技员。干部服务轨迹、问题办结率实时生成考核数据,以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徐智 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