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9日宿迁讯 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历史积淀、有自己的人文故事、有自己的惬意生活。归仁镇,一个坐落于泗洪县西北的小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化、灿烂的文明。漫步小镇,会发现这里的人与事、镇与村、街与景都有着鲜明的特色,给小镇创造了动人的故事。

一街一主题
小镇道路纵横而有序,仁义大街穿镇而过,仁康路、兴仁路、富仁路等道路贯穿东西,可以发现似乎每条街道都与“仁”有关,这自然与孔子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传承“仁”这一字外,当地还会用另一个字来彰显街道的特色主题,如“仁康路”,“仁康”谐音“人康”,由于道路毗邻归仁医院,路名便寄托了对健康的祝福;“兴仁路”则毗邻归仁中小学,寓意通过优质的教育,培养优秀人才,为振兴乡村、振兴归仁做贡献;“富仁路”则是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完美融合。为帮助创业主体解决资金、场地等难题,归仁镇在“富仁路”租赁闲置民房,打造“融创梦想街区”,通过政策帮扶、设施升级、资金补贴、创业培训等方式,帮助群众创业致富,助推“三来一加”项目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该街道上共有创业主体、“三来一加”项目16家,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带动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路”。

一村一故事
在归仁镇,每个村都有着独特的故事,有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流传着动人的革命故事、有的传承着美味的传统美食,各具特色。苏洼村位于归仁镇西北,这里有一口极具特色的老井——苏洼三眼井。老井滋养当地千年,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生活的巨变,蕴含着浓厚的底蕴。传言老井为战国时期纵横家苏代所建,建成时并非三眼,为防止人畜不慎落入井中,故将刻出三眼的圆形青石覆于井上。老井现位于苏洼村苏庄东首,井口盖有两块直径约140厘米的圆形青石,每块青石厚约20厘米,上有三眼,呈正三角形排列,每眼直径约35厘米,可供三人同时取水。井内壁砌方形砖,砖长约30厘米,厚5厘米,垒砌而成。井中最大直径约3米,最深时有30余米,由于淤积,现深约15米。传说在井底还有三眼与井上三眼相对,东北边的井眼通向东海,西南边的井眼通向洪泽湖,剩下一眼直通地下,为三眼井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为传承古井文化,2024年,归仁镇对三眼井进行了保护,搭建凉亭、铺设绿化,助力古井焕发新活力。

一人一榜样
如果说以“仁”来命名各条街道是对“仁”文化的传承,那么断腿救三娃的吴邮邮、带着婆婆一起改嫁的吴秀丽、难舍三尺讲台的李鹏星等人,则是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树立榜样,引导大众向善向好。1997年,24岁的吴秀丽嫁到了归仁镇,嫁过来之前她便听说婆婆患有精神疾病,但善良的她并没有任何嫌弃推脱,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日子虽然辛苦但还算幸福。2008年,一场车祸夺走了丈夫的生命,只留下年幼的女儿和年迈不便的婆婆。突遇的变故并没有击垮她,坚强的她挑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善良的人总是能吸引善良的人同行,2012年,吴秀丽认识了现任丈夫,改嫁时她只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将精神残疾的婆婆带在身边,她的善良感动了丈夫,丈夫想也没想便答应下来。婚后,她更加悉心照料婆婆,把这个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带在自己的身边,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善良和孝心诠释着亲缘胜似血缘,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孝媳,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