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4日宿迁讯 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在宿迁市宿豫区,一幕幕凡人善举接连上演,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一批批涌现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擎起城市的“精神地标”。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却用实际行动展现着新时代公民的道德高度。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些道德模范,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

在宿豫中学的三尺讲台上,他是辛勤耕耘的化学教师,危急时刻,他化身勇士,尽显无畏担当,他就是丁成闯。
2023年6月15日晚上,丁成闯下班后骑着电动车回家,经过项王路秀强运河大桥时,发现桥边站着一名女子。丁成闯继续向前行驶10米左右时,察觉不对,他猛地刹住车,放下车子,掉头就往回跑。正好看到女子跳桥的一幕,丁成闯一下扑到护栏上,他伸手想要将女子拉回来,可是晚了一步,女子已掉落水中。此时的丁成闯什么都来不及想,也忘了自己足部跟腱做过手术,他脱去衣物,纵身从10余米高的大桥上跳入水中,奋力施救,最终成功救起该女子。丁成闯英勇救人的事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救人后,丁成闯将宿豫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赠送的1.5万元奖金捐赠给了贵州省黔西南州坝力小学。丁成闯荣登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评为2024年江苏省道德模范。

今年87岁高龄的张用宪以林为伴,将青春融于茫茫林海,中年回到家乡宿迁,长期从事林业工作。1988年退休后,义务做起了古树名木的保护研究和宣传,他行程5万多公里,找寻到4237棵古树,写就了7万字的《宿迁古树名木志》,并手绘宿迁古树名木分布图;他多次奔走于北京、南京、宿迁、淮安等地,亲手救治江苏名古树“项王手植槐”和周总理故居“观音柳”;为传播爱绿护绿理念,他长期奔波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义务宣讲台上,自编30万字教材,开展宣讲800余场,影响青少年达30余万人次。在宿迁,他被人亲切地称为“古树保护神”“不知疲倦的‘童心’宣讲团团长”,并荣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她是“宿豫好人”蔡雪丽,也是宿豫区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2006年,蔡雪丽开始投身志愿服务,她16年如一日地做好事,献爱心,树立了雷锋式“蔡大姐”的社会形象;她牵头成立宿豫区助残志愿者协会,累计成功举办了30余场颇具影响的大型公益活动,共登门帮扶残障人士30多名,筹集发放爱心物资300余万元,帮助留守妇女、老人掌握手工活操作技术4000余人次,帮扶弱势群体7000余人。蔡雪丽不仅自己热心公益,还带动家人一起做公益。多年来,蔡雪丽和家人自费30余万元,为困难人群送去了爱和希望。蔡雪丽家庭荣获江苏省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让我们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学习他们孝老爱亲、血脉情深的传统美德,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