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0日宿迁讯 “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作柴烧。”这是一句流传在民间的谚语,指的是农历的月份,说的是吃芦蒿要看季节。眼下正是农历正月,初春时节,是吃芦蒿的最佳时期。为了供应市场需求,泗洪县归仁镇江桥社区的芦蒿种植大棚中,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

“我们早上七八点就过来干活了,这一忙活就是一整天。”正在给芦蒿去叶的朱大娘笑着说。抬眼望去,绿油油的芦蒿大棚里,跟朱大娘差不多年纪的工人还有十几名,大家有的在收割,有的在称重,有的在打包,采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家大棚里的芦蒿还是头茬蒿,这茬收割完,还有第二茬,这时候的芦蒿收成比春节前要高一些,目前估计一个棚里能收一千斤左右,每天都是供不应求。”种植大户张守仁开心地说。
据了解,归仁镇江桥社区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水果村,拥有蔬果种植大棚600余亩,当前除了芦蒿大棚里是一片繁忙景象,草莓大棚里也依然如此。

走进杨维国的草莓采摘园,一股浓郁的草莓果香扑鼻而来,虽然是工作日,依然有慕名而来的客人带着孩子在棚中采摘,大家提着小篮子,穿梭在草莓垄间细心挑选,见到成熟饱满的果实便轻轻摘下放进篮子中。“这里的草莓又大又甜,正好今天有空带孩子过来,既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又能吃到新鲜的水果,确实没白来。”游客杨先生满意地说。除了接待散客现场采摘,杨维国还会把采摘好的草莓运往县城售卖,以及批发给水果店,“今年这10多亩地,我种了‘宁玉’和‘红颜’两个品种的草莓,‘宁玉’属于早熟品种,目前已经下市了,当前售卖的就是‘红颜’,我们家草莓的口感好,所以卖得也挺好。”杨维国说起自家的草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悉,江桥社区曾经还是泗洪县有名的贫困村,特色果蔬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种植户的腰包鼓了起来,带动了周边居民就业,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如今的江桥社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一幅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徐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