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衣服先别收!宿迁本周还有冷空气要来
2025-02-18 15:06  来源:宿迁网    
1

上个周末阳光重新上线,宿迁最高气温达到了15℃,这是春姑娘要来了吗?并没有!2月17日,记者从宿迁市气象部门获悉,来的是冷空气,本周三和周六我市云系增多,有零星小雨,其余时段以晴到多云为主。

本周宿迁降温又降雨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19日我市有一次弱降水过程,其余时段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17日至22日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有波动。本周前期气温变化平稳,周六至周日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下降5℃,下周一早晨最低气温-3℃至-4℃。

虽然现在已过立春节气,但从立春到气象学上的入春这段时间里,天气变化较为复杂,冷空气仍会频繁南下,导致气温波动较大。照这样的节奏,宿迁何时才能入春呢?记者了解到,按照春季的划分指标,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升至10℃以上,才称为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宿迁常年入春时间是3月26日,去年宿迁入春较早,3月13日正式入春。

每年春天到来之前都要经历冷暖势力的拉锯,气温波动起伏也是这个时节正常的状态,大家千万别被当前的暖骗了。对此,宿迁市气象部门提醒大家,注意防范降雨造成的低能见度和路面湿滑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近期多冷空气,气温有波动,大家注意防寒保暖,相关部门要做好水、电、气供应设施的检查维护、能源调度以及农产品供应工作。

雨水节气真有“雨”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18日18时7分咱们迎来了雨水节气。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据了解,到了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北半球接收的日光每天都在增加,所以气温逐渐回升。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逐渐向北进发,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在内地形成降雨。这时的降雨多为细密如针的小雨或毛毛细雨,且多集中在南方地区。

古人将雨水节气的十五天细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时节的自然景象。今年的雨水节气始于“七九”第6天,终于“九九”第2天,从整体天气形势看寒意似乎正在散去,但是2月中下旬的气温主打“快节奏”,冷空气活动还会比较频繁。老话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意思是,“七九”冰河慢慢解冻,到了“八九”大雁从南方向北方飞,气候逐渐变暖了。

雨水节气宿迁真有雨来,未来几天气温骤降,湿冷感明显,市民朋友外出时仍要避免风寒。此外,近期的降雨可能会给日常出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外出记得备好雨具,关注天气变化。

雨水时节话养生

随着冬去春来,寒气逐渐消退,阳气开始升发。对此,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持萍称,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往往难以迅速适应天气的变化,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伤风感冒等疾病。因此,中医提出了“春捂”的概念。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颈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保护好颈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所以外出推荐戴好围巾、帽子。腹部主要是捂肚脐,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都说“寒从脚下生”,膝足部的保暖也尤为重要。

“春捂”的原则更多适用于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对于青壮年,尤其是体质偏燥热、阴虚或者湿热的人,“春捂”就不一定适合了。还应遵循“815”原则,当昼夜温差大于8℃,或是最高气温连续几天保持在15℃以上时,就不需要“捂”了。

“春捂”的同时大家也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同时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饮食上需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需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雨水前后须注意切勿受凉,少食生冷之物。此时气候仍较阴冷,还可以适当地进补,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记者 王艳珅

具体天气预报

周三 多云,南部有零星小雨,偏东风3至4级阵风5级,气温1℃至10℃;

周四 多云,偏东风3至4级,气温2℃至10℃;

周五 多云到晴,偏东风3至4级,气温1℃至9℃;

周六 多云到阴,有时有有零星小雨,东到东北风3至4级阵风5级,气温1℃至9℃;

周日 多云到晴,东北风3至4级阵风5级逐渐减少到2至3级,气温0℃至6℃。

标签:
责编: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