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宿城区埠子镇的宿迁市绿港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一处玻璃温室大棚内,只见一串串红绿相间的小番茄挂满枝头,长势颇为喜人。
“和面向市场出售的小番茄不同,这些小番茄在成熟后将被送到实验室,经过精密仪器检测、分析、筛选后再进行繁育。如此反复,便可以繁育出新品种小番茄。”宿迁市绿港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宿城区坚持把种业振兴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大力夯实粮食安全的种业基石,积极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宿城区着力建设以小麦、水稻、玉米种子和蔬果种子种苗繁育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聚、培育3家全国种业龙头企业,入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全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育种研究所2家。
与此同时,宿城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稳步推进种业育繁推一体化进程,为粮食丰产增收奠定基础。当前,宿城区已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0个、重点实验室3个。2023年,宿城区建成库容规模全省最大、科研水平全国领先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逐步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日益成为全省有影响、全国叫得响的种源高地。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宿城区严抓种子质量监管,对种子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实行全流程监管和质量抽检,常态化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治理活动,种子经营门店检查覆盖率超过80%,其中农作物种子抽样检查合格率达100%;抓试验示范,建立农作物安全性测试示范基地,多点开展试验示范、筛选评价,每年展示小麦品种20多个、水稻品种20多个,为全区农业生产储备了丰富的品种资源。
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0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36.3万吨;新增农作物国审品种1个、省审品种6个,新增植物新品种权3项……2024年,宿城区把粮食安全作为政治担当,把稳产保供作为重要任务,抓牢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绩单。“我们将继续聚焦强优势、解难题、补短板、增效益的种业振兴总体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壮大种业企业,持续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宿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广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