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赏城联 | 宿迁项王故里:联韵藏诗说霸图 巷陌遗风展汉章
2025-02-10 14:32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项王故里,也称梧桐巷,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里籍。西汉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下相即宿迁市的古称。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 年,24岁起兵反秦,大破秦兵,率诸侯入关,杀秦王,焚咸阳,自称西楚霸王。然而,由于过分自信且刚愎自用,在与汉王刘邦的争战中,项羽最终失败。他羞于见江东父老,于乌江自刎,上演了悲壮的“霸王别姬”,年仅31岁。临死前,项羽写下《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代英雄的逝去,引发后世无尽的追思、赞叹与惋惜,这在古今诗人的诗词中可见一斑。唐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对项羽自刎乌江深感惋惜,他认为若项羽能重整旗鼓,胜负或许尚未可知。

宋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则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对项羽拒绝渡江、不苟且偷生而自刎乌江的行为持赞颂态度。项羽虽败犹荣,不仅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辟专章记载事迹,千百年来,民间也始终将他视为英雄,备受广大“粉丝”追捧。

为项王故里撰联,尤其是为项王故里城门撰写春联,这些因素自然不容忽视。

春自梧桐拔节,任喜鹊登枝,城乡又发英雄气;

梦催巷陌飞花,恰灵蛇送福,天地还扬楚汉风。

上联“春自梧桐拔节,任喜鹊登枝,城乡又发英雄气”,开篇以“春”字紧扣春联应具春意的特点。“梧桐拔节”既承接“春”字,又关联项王故里,同时,“拔节” 突出了春天蓬勃的力量。“喜鹊登枝” 承接上文“梧桐拔节”,喜鹊在民间被视为报喜鸟,通常预示着喜事降临。那这 “喜” 从何而来?“城乡又发英雄气” 给出答案,原来在英雄项羽的故里,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传承并发扬着项羽英勇、果敢、善闯、尚美的“英雄气”。

下联“梦催巷陌飞花,恰灵蛇送福,天地还扬楚汉风”。若说上联写实,此下联则侧重于写虚。一个“梦”字引领下文,“巷陌飞花”,一方面承接上联的“梧桐”,嵌入“梧桐巷”,即项王故里;另一方面也有“寻常巷陌”之意,描绘出任意巷陌都呈现出如“飞花溅玉”般的美好景象。如此美景之中,又恰逢“灵蛇送福”,这里的“灵蛇”紧扣生肖蛇年。“福”的含义丰富,生活富足、家庭和睦、长幼有序、邻里和谐、国家平安等皆可称之为福,而作者则有着更深的感悟 ——“天地还扬楚汉风”。这是对项王故里情感的升华:千百年来,此地百姓从未忘却英雄,始终保持着项王敢为天下先、搏击时代潮流的英雄本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时代奇迹!

综观全联,以“春”起笔,以“梦”作结,虚实结合,古今穿插,褒奖有度,字字紧扣“项王故里”。整联对仗工整,用语通俗却不失大气,境界清晰且高雅,彰显出作者对宿迁市、对项王故里深刻的认知,以及高超的汉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堪称一副不可多得的佳作。

撰联人:邓伍生,江西南昌人,退休教师,现居云南,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联人:卢晓,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资深媒体人。

标签:
责编: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