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运河,是绵延的文化根脉、鲜活的生态绿脉、涌动的经济动脉。
千年来,宿迁与大运河共生共长,兴衰与共。大运河数次改道,宿迁都是大运河畔的重要节点城市。全长112公里的大运河宿迁段,见证了千年的文化碰撞、融合与传承,造就了宿迁绝佳的生态优势,创造了宿迁独特的人文价值。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宿迁段中运河及龙王庙行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点,宿迁也首次跨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行列。近年来,宿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准定位大运河宿迁段优势和亮点,按照“文化为魂、生态为底、保护为先、利用为要”的“四为”方针,构建形成“一带一核四组团”的整体空间布局,让大运河文化流淌在宿迁大地上,也浸润在宿迁人民的心田里。
为了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31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宿迁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6章35条,对规划和保护、监督和保障、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总结了宿迁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整体保护的经验,以法治方式处理好河、城、人的关系。
在大运河文化深度挖掘与创新传承方面,宿迁同样不遗余力。一方面,宿迁对运河沿线水工遗迹、文保单位、非遗项目等进行全面排查,共清查登记物质文化遗产1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55项,进一步摸清文化遗产资源底数。另一方面,宿迁成立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编写形成《宿迁市历史文化系统梳理研究项目》《宿迁运河史》等,有力推动了大运河文化的发展、延续和传颂。
骆马湖畔,成群水鸟飞舞蹁跹;东关口历史文化公园里,晨练的市民悠然自得;皂河龙运城内,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文化引来各地游客,整个城市都在金色的光辉中苏醒,展现出勃勃生机……大运河宿迁段沿线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建设加速推进,为宿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
如今,承载着新时代新文化,大运河生生不息,迸发出新的活力。宿迁,这座与大运河共生共长的城市,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本报记者 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