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宿迁中心城区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当天,晚报采访组走访多处核酸采样点发现,不少市民在做完核酸采样后,出现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
在宿迁市区一个采样点,个别市民做完核酸采样后,随地吐痰,志愿者周女士见状立即劝阻,无奈对方控制不住已经吐下,连称“不好意思”。“已经提醒了不少人不要随地吐痰,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周女士说,自己能够理解做完核酸采样喉部不适的感受,但这不是随地吐痰的借口。
市民唐先生做完核酸采样后,喉部同样感到不适,他随即掏出纸张将痰液包裹住。“我的喉咙比较敏感,咽拭子一碰到舌头根部就想吐。”唐先生说,不管怎么样自己都不会随地吐痰,更何况是防控期间,为此,他专门准备了一些纸巾用于包裹痰液。唐先生称,几次核酸采样后,大多数时候,想扔垃圾却找不到垃圾桶,即使自己已经将痰液包裹住了,也只能寻找附近的垃圾桶丢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采样点确实没有配备供市民使用的垃圾桶,不方便市民处理垃圾。
在严峻的防控形势下,随地吐痰的行为已不单纯属于不文明现象,如果吐痰者为病毒携带者,那么就会提高疫情传播风险,不利于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建议各社区在采样点配备垃圾桶,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核酸采样环境。(晚报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