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豫”是精彩愈是不改初“新”
2021-03-05 10:20: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行走在宽阔平坦的江山大道上,路两边一块块上市企业招牌很是惹眼;在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矗立着宿迁第一高楼,158.85米,刷新城市建设新高度……初春的宿豫,处处迸发出勃勃生机。

宿豫历史积淀深厚,宿豫人不怕吃苦,勇于开拓,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上世纪五十年代,宿豫区的前身——原宿迁县兴修水利,实施旱改水,使昔日的洪水走廊变身“鱼米之乡”。上世纪七十年代,原宿迁县在农业学大寨中脱颖而出,“淮北大寨”的名声不胫而走。改革开放后,原宿迁县人敢于争先,艰苦创新,兴办乡镇工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宿迁市人不断创新,使民营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如今,宿豫人更是通过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电商名城初具规模。

旱改水让“淮北大寨”成原宿迁县代名词

上世纪五十年代,原宿迁县委根据宿迁实际,提出了“玻璃城、水稻县、苹果黄河、葡萄山”的远景规划,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那时候吃饱饭是头等大事,原宿迁县有很多盐碱地与岗坡地,庄稼收成很低,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全县在骆马湖蓄水,搬迁移民6万多人,通过兴修水利,实施旱改水,使全县盐碱地、岗坡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宿豫区水利专家张希斌介绍。

张希斌告诉记者,1958年骆马湖蓄水。1959年建成来龙灌区后,区域内旱改水面积迅速扩大。1960年,全县种植水稻24.35万亩。1969年,兴建皂河电灌站。1970年建设船行电灌站,也就是在这一年,原宿迁县第一次实现粮食自给。1972年粮食亩产超过淮河以北250公斤的指标,向国家交售6万吨。1975年粮食亩产基本达到长江以南400公斤的指标。1976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5.84万亩,粮食总产达33.7万吨,是1949年粮食总产的4倍。原宿迁县成为全国第一批“农业学大寨”先进县,昔日的洪水走廊变身“鱼米之乡”,“淮北大寨”声名在外。

在1975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全国共有24个单位作介绍经验,当时的县委书记郭玉珍代表原宿迁县作典型发言。此后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成果展览上,宿迁又作为26个参展单位之一,重点展出“自力更生改造山河”的事迹。“淮北大寨”成了宿迁的代名词。

“二次赶江南”让乡镇企业“容光焕发”

旱改水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但农村老百姓住的是草房,手中没钱用。无工不富,为响应“二次赶江南”号召,上世纪八十年代,宿迁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起来。

1983年全县桑田种植面积达5.15万亩,缫丝、丝绸产业随之发展起来,侍岭缫丝厂孕育而生。“侍岭是从1978年开始栽植桑树的,农民一亩桑地收入抵两亩粮田。农民尝到甜头,几乎家家栽桑养蚕。”时任侍岭乡党委书记的张德迎回忆,因蚕茧价格问题,他们决定建缫丝厂。1985年,在久等不到批文的情况下,该乡先办厂,最终凭实力拿到正式批文。1998年成立玖玖集团,被命名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90年以后,全县蚕丝业发展到鼎盛时期,桑园面积近20万亩,缫丝企业17个,丝绸工业产值达1.8亿元。

如何创办乡镇企业,当时也是各显其能。洋北乡工业落后,而该乡紧邻洋河酒厂,1987年,县委决定创办洋北酒厂。“当年5月建厂,9月底主厂房建成,我们采取边生产、边建设的思路,10月份开始投产,12月份基建工程扫尾,开始步入正常生产。”时任洋河酒厂洋北分厂厂长胡文树回忆。刚开始主要靠洋河酒厂给指标,后来到北京注册商标,开发乾天大曲新品种,搞活了生产,提高了效益,闯出一条新路子。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一直延续至今。

记者从宿豫档案馆查询到,仅1986年至1989年,宿迁先后投入1亿多元,兴建了侍岭缫丝厂、洋北酒厂、宿迁第一毛纺厂等一大批乡镇企业。至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389个,从业人员6.23万人,实现工业产值2亿多元。1985年,宿城镇工业产值达1.02亿元,成为苏北第一个工业产值亿元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记者 孙军贤 通讯员 王菁 秦飞)

标签:
责编:张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