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跨越山海的暖心家访,一次次浸润人心的深入交流……今年暑期,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开展的“因爱而访·共育成长”大家访活动,将育人课堂从校园延伸至学生家庭,通过创新的“三维家访”模式与“送奖到家”等暖心举措,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
“三维”模式破解家访难题,拓展育人新空间
面对学生分布广、个性化需求多的现实情况,让家访不流于形式、真正触达心灵是一项挑战。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通过系统化设计,精准化施策解决难题。
学院创新构建以“一支专项队伍、两种沟通渠道、三项定制选择、四个实施维度、五维融合机制”为核心的“三维家访”模式,旨在系统提升育人工作的温度、广度、精度、力度与效度。在实践中,学院灵活采用“独立走访、区域联合、多元融合”的新形态,破解了地域和形式的限制。
对特殊困难学生,学院组建“点对点”独立家访小组,确保帮扶无死角、关爱不漏一人;为提升效率,划分5个联合区域,统筹资源、共享路线;推进“家访+”融合行动,将家访与党日活动、社会实践、招生宣传、就业推荐等有机结合起来,变“单程走访”为“多功能服务”,实现了资源整合与育人效能的最大化。今年暑期,家访队伍行程遍布多省,深入80余户学生家庭,将学校的关怀送至学生家门口。
“送奖到家”激活荣光,深度服务传递信心
在扎实做好“送关怀、送政策、送信心”传统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家访的亮点莫过于新增的“送奖到家”环节。学院领导与优秀教师代表组成“送奖小队”,将国家奖学金、“大学生年度人物”等重磅荣誉的喜报与表彰送至学生家中。
简朴而热烈的仪式在邻里乡亲的见证下举行,获奖学生的优秀事迹被深情讲述。这一举措打破了荣誉止于校园的惯例,让国家的激励、学校的肯定与家庭的荣耀同频共振,激发了学子们更大的奋进动力,也在乡间邻里树立了鲜明的榜样。
与此同时,“三送”服务也更趋深化。“送关怀”重在倾听与体察,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送政策”强调精准滴灌,依据每家情况定制宣讲内容;“送信心”则着眼于长远,家校共同制定学生个性化成长方案。一系列举措,构建了家校之间良性互动的信任闭环。
聚焦问题闭环管理,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家访的“下半篇文章”在于问题的解决。学院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家访中发现的学业薄弱、职业迷茫、心理压力等共性难题,构建起“多元帮扶+能力培育”的立体化支持体系。
多元帮扶层面,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志愿者提供“一对一”学业辅导,设立心理帮扶小组,并联合企业建立实习优先推荐机制,形成解困链条。能力培育层面,则打造“励志成长营”品牌项目,通过系统课程与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学院还建立了跟踪评估机制,形成“发现-施策-反馈-优化”的工作闭环,让每一份关爱都能真正转化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从政策宣讲到情感沟通,从荣誉激励到能力赋能,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以一次次深入细致的家访,生动诠释了“因爱而访,共育成长”的育人初心,为新时代职业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精准助力学生成才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范本。
(图文:吴静 张磊/华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