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沿江街道:多元课程赋能成长 解锁多彩暑期新范式
2025-08-15 14:5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盛夏七月,南京沿江街道京新社区2025年爱心暑托班以“建设心灵品质 强健少年体魄”为核心理念,打造了一场寓教于乐、多元融合的暑期成长盛宴。自7月14日开班以来,为期两周的课程通过“安全筑基”“文化润心”“实践赋能”三大主题模块,让辖区百名青少年在探索中收获知识,在协作中提升能力,在创新中点燃梦想,为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成长底色。

安全筑基 从“知”到“行”的成长防护盾

首周课程以“安全守护 文明小公民”为主题,构建起“知识+技能+实践”的三维安全教育体系。团市委特邀讲师通过《安全自护——防溺水与烧烫伤处理》情景模拟课,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急救技能;警官学校带来的《指纹科学与技术》实验,则以“侦探破案”形式揭开刑侦奥秘,培养科学思维。在《手工实验——DIY灭火器》中,孩子们学习到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另外,暑托班还特别设计了“安全任务卡”,要求孩子们每日完成一项家庭安全检查,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行动。正如家长反馈所言:“现在孩子在家还会向我们科普一些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真的明显感受到孩子学到了东西,而且能运用在实践中,社区的暑托班真的是落到了实处!”这一系列安全教育与实践体验的深度融合,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从“知”到“行”的坚实防护盾。

文化润心 穿越时空的智慧传承之旅

第二周课程化身“文化穿越机”,转向“文化传承 智慧小使者”主题,带领青少年们开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对话。每天上午,志愿者老师带领学生开展《道德经》经典诵读与作业辅导,通过“经典金句接龙”“哲理漫画创作”等趣味形式,让千年智慧焕发新生;江苏开放大学教师主讲的《了不起的建筑》系列课,以3D建模技术还原古建筑结构,孩子们亲手搭建榫卯模型,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在《护眼童行——中医药文化进课堂》中,孩子们辨识草药、制作香囊;团市委专家带来的《宋锦文化及宋锦葫芦挂饰制作》课程解析宋锦了“经纬交织、色彩瑰丽”的工艺特点,孩子们了解到宋锦曾用于宫廷服饰、皇家书画装裱的辉煌过往。传统文化在此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生命体验。

实践赋能 动手动脑的未来创造营

暑托班还特别打造了“科技创新+传统技艺”模块,激发青少年们的无限创造力。非遗传承人姚老师“抖空竹”课堂,让传统技艺与现代音乐碰撞出火花,孩子们在学习传统技艺中锻炼身体协调性;《指纹科学与技术》素质拓展课程引入警官学校资源,通过指纹提取实验与案例分析,揭开刑事侦查的神秘面纱;共建单位天润城小学的志愿者老师带来的《水陆两栖车DIY》课程指导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可航行、可陆行的“黑科技”作品。从《AI写作与朗诵》到《垃圾分类科学竞赛》,从《街舞公益课》到《太极扇表演》,孩子们在动静交替中提升综合能力。一位学生兴奋地说:“我学会了用编程做动画,还用空竹表演了节目,这个暑假太酷了!”当传统智慧遇见科技之光,当动手能力碰撞创新思维,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憧憬与探索勇气。

沿江街道京新社区2025年爱心暑托班让孩子们在安全教育中增强自护能力,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创新中提升综合素质。未来,社区将继续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持续优化课程资源,搭建更多元化的成长平台,让更多青少年在爱与智慧的滋养下,向阳而生,逐梦前行。(通讯员 曹琴)

标签:
责编: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