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青春伴夕阳”绘就全域志愿温暖画卷
2025-05-09 18:34  来源: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赵倩倩 吴婷 记者 丁小玲)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域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发展,5月7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开展“青春伴夕阳”文明实践活动。活动以理论宣讲、助老互动、手语教学等多元形式展开,通过全域全时志愿服务,为辖区老年群体送去春日般的温暖与关怀。

活动在百姓名嘴的“理在身边”理论宣讲中拉开帷幕。本期流动话筒到了老党员沈其荣手中,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老年人关心的养老、医疗等政策,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关于“推进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现场还播放了全国爱老孝心工程宣传短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案例,生动展现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在场的老年人们深受感动,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花。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活力登场,用“银发友好型”才艺迅速拉近了与老年人的距离。健身操教学、双节棍表演、歌曲《一荤一素》等节目赢得阵阵掌声。

在制作漆扇环节,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耐心细致的小老师,手把手地指导老人们进行创作。老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白扇缓缓放入漆桶,在色彩的交融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一会儿,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扇画作品诞生了,老人们看着自己的作品,眼中满是惊喜与自豪,切实感受到了色彩流动带来的奇妙之美。“孩子们耐心又热情,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孙子。”参与互动的王爷爷笑得合不拢嘴。这种“一对一”陪伴式服务,正是葛塘街道打造“全域全时”志愿服务网络的缩影——通过精准对接需求,让关怀不分时段、覆盖全人群。

鑫火相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曹冬梅老师为活动带来了《我和我的祖国》歌曲手语教学。“把‘祖国’的手语动作想象成拥抱五星红旗……”曹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在她的引导下,老年人和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基础手语,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曹冬梅表示,手语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座跨越沟通障碍的桥梁,是一种充满爱心的“语言”。此次手语教学活动,旨在推动志愿服务向听障群体延伸,努力实现“全时响应、全域可达”的志愿服务目标,让更多特殊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活动最后,街道为大学生志愿者们颁发徽章,以“有礼葛塘”——青春扩列计划为依托,鼓励更多青年常态化参与助老、文明旅游宣传等志愿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骑聚葛塘 韵动滁河”第四届自行车个人计时赛暨第三届“滁河韵”帐篷季活动中,就有多位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他们承担起了秩序维护引导、文明旅游宣传、游览咨询等工作,以青春的“志愿红”为活动的火热开展保驾护航,赢得了游客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志愿服务绝非短暂的一阵风,而是四季常青的“春常在”。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此次“青春伴夕阳”文明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域志愿服务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青年志愿者加入到这个温暖的行列中,以行践志,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志愿服务篇章,让志愿服务的温暖阳光洒满葛塘街道的每一个角落。

标签:
责编: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