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法治队伍专业能力,4月8日,苏州相城区漕湖街道社会治理办组织开展2025年度法律业务及调解能力专题轮训,街道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及网格员代表共5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全员覆盖+精准施教"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本次培训特邀江苏显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婚姻家事部主任,江苏省律协婚姻家庭财富管理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律师协会第七届婚家委委员,苏州市相城区第二届律协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八五”普法讲师团讲师、苏州广播电台特聘专家李克林律师现场授课。
聚焦民生痛点,精准滴灌 “法律养分”
培训中,李克林律师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条文,针对近年来高发的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争议、家庭暴力处置、老年人权益保障等纠纷类型,通过 “法条解析 + 典型案例 + 调解口诀” 的形式,系统讲解了纠纷排查技巧、调解沟通策略及协议文书制作要点。“遇到冲动型夫妻吵架,要先隔离情绪再处理问题”“调解赡养纠纷时,需同步关注老人情感需求” 等实操经验分享,让参训人员直呼 “干货满满”。现场还设置互动答疑环节,针对 “离婚冷静期如何适用”“同居关系财产分割” 等基层常见难题进行深度交流,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对婚姻家事纠纷的识别力与处置力。

创新轮训机制,打造 “永不毕业” 的法治课堂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 “神经末梢”,漕湖街道始终将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网格员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创新推行 “一年两训、全员覆盖、轮值提升” 培训模式:每年春、秋两季固定开展系统性培训,通过 “线上 + 线下”“理论 + 实战” 相结合的方式,确保 50余名基层法治工作者每人每年至少参与 2 次集中学习。依托网格走访、问卷调查精准锚定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物业纠纷等高频治理痛点,定制 “菜单式” 课程清单;侧重 “信息采集 + 法律宣传” 双能提升,围绕《民法典》适用、心理疏导技巧等开展专题研讨。快速打造出一支 “懂政策、会调解、善治理” 的基层法治 “轻骑兵”,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以学促干强担当,绘就基层治理 “同心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事纠纷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防线。”漕湖街道将通过常态化轮训,不仅要让基层工作者成为 “法律政策的明白人”“矛盾纠纷的化解人”,更要成为 “社情民意的传递人”。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 “培训 + 实践” 双轮驱动,推动参训人员将所学转化为走村入户的调解实效,全力构建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辖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