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沿江街道:“三线并进”构建基层治理新图景
2025-04-14 21:04  来源: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    
1

近日,沿江街道龙山社区接连收获一面锦旗和两封12345表扬工单。从网格员“零跑腿”代办到周末课堂的“充电站”,从“小龙人”志愿服务到“主理人”公益矩阵,这既是居民对社区网格化治理成效的认可,也是对文化惠民品牌的点赞,更折射出“主理人”志愿项目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共治的生动实践。

网格服务“全链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破题”。“每次联系他,都能第一时间予以回应,积极想办法,迅速帮我解决难题。”这是亚泰山语湖刘女士在12345表扬工单里对社区30号网格员卓星网格工作的肯定,300余字真挚留言,为卓星的服务精神点赞。在得知居民需要紧急办理个人证明时,卓星通过“线上信息确认+协办代办”,仅用2小时便解决了居民燃眉之急。在龙山社区,“有事找网格员”已成为居民共识。他们通过“线下铁脚板+线上云网格”双轨服务模式,建立涵盖独居老人、孕产妇等几类群体的“民情档案”;线上则化身“24小时客服”,通过网格微信群、朋友圈动态及时传递政策资讯,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生动注脚。

文化惠民“多维度”:从“单一供给”到“全龄赋能”。龙山社区以“播种文明,雨润龙山”为核心理念,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多元文化服务体系,赢得居民交口称赞。周末的国学课堂、一米课堂上书声琅琅,孩子们在“绘本共读”“经典诵读”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一米菜园”里,“小龙人”志愿者穿梭忙碌,化身“小小秩序员”“科普讲解员”,在实践中学担当、长本领。青年夜校持续“破圈升级”,课程表从有氧操、普拉提、民族舞等课程,延伸至国画、古琴等艺术课堂,十余门特色课程点燃居民学习热情。共享自习室成为考研考证族的“书房”,书本翻页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成奋斗乐章。从“一米课堂”到“青春夜校”,从“文化播种”到“治理生根”,龙山社区正以多元场景激活全龄参与,让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生活日常,绘就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生动图景。

志愿生态“可持续化”:从“个体善举”到“群体效应”。近日,辖区某美容院闭店引发预付卡纠纷,龙山社区迅速联动爱心企业君南美业负责人王跃无偿承接服务,为20余名消费者化解难题。这场“危机”变“暖流”的背后,站着一位坚持公益理发21年的“剪刀手主理人”。他的故事是社区“志愿主理人”项目的缩影。社区挖掘居民“隐藏技能”,培育出义剪、美食、调解等特色服务,每周一“海棠工作室”律师坐诊解纷争,周三家庭教育导师支招育儿难题,退休阿姨“美食主理团”冬日送姜茶暖胃更暖心。当律师、教师、手艺人纷纷化身“社区合伙人”,基层治理的“独角戏”正变成共建共享的“交响乐”。

沿江街道龙山社区将持续深化“网格+文化+志愿”三维治理体系,培育更多“卓星式”服务标兵,链接更多“王跃式”主理人力量,让“小网格”托起“大民生”,“小活动”涵养“大文明”,“小善举”汇聚“大温暖”。(通讯员:杨珍妮)

标签:
责编: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