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崇尚奉献的时代,总有一些人用超越生命长度的善举诠释人间至善。近日,苏州相城区漕湖街道居民徐招媛走完了她的一生,按照徐招媛生前的心愿,其遗体已于4月9日由红十字会相关人员送往苏州大学医学院。至此,徐招媛成为了漕湖街道第2位成功完成捐献遗体的志愿者。
2022年6月,84岁的徐招媛在得到家属同意和支持下,来到了辖区昌兰爱心延续站,成功地签订了捐献遗体登记书。她说:“我没有什么能够帮助别人的,但我还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捐献遗体能够帮助到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让生命延续下去。”
提及昌兰爱心延续站,就不得不提到负责人周昌兰了。周昌兰女士是漕湖街道卫星社区“昌兰有爱,与星同行”巾帼志愿服务队的领袖,她连续7年捐献血小板,并于2018年郑重签订下红十字遗体捐献志愿书。2019年,在漕湖街道及卫星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昌兰爱心延续站,专门为有遗体捐献意向的人提供帮助,联系红十字会进行遗体捐献。“人走了,还能为医学做点贡献,帮助更多的人重获新生,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是她的初心。

作为“相城好人”代表,周昌兰既是遗体捐献的倡导者,也是公益事业的践行者。她每周都会定期在爱心延续站中接待一些居民,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无偿献血登记、志愿者招募以及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的相关登记服务,同时带动居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敬老爱老、移风易俗、困境帮扶等各类志愿活动。在得知80多岁徐招媛因病无法自理且无专人照顾的情况下,她和她的好姐妹王雪妹,同时也是一名捐遗志愿者,不定期主动上门为徐招媛擦身洗衣、打扫卫生、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等。近日,在接到徐招媛离世消息时,她第一时间前往徐招媛家里查看情况并紧急联系了苏州市红十字会,帮助整理遗物,做好遗体捐献后续的交接工作。

多年来,在周昌兰的带动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了解并参与到捐遗公益事业中。截至目前,周昌兰已经累积帮助10余名居民成功签订捐遗登记书,并加入到捐遗志愿服务队伍中,用自己的大爱之举诠释生命的故事。而徐招媛的遗体也将用于医学教学与研究,眼角膜将为眼疾患者带去光明,让生命留下了“最后的馈赠”。
未来,周昌兰表示将继续秉持初心,投身公益事业,做更多的好事。漕湖街道卫星社区也将继续开展捐遗志愿者等人群关爱服务,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的方式开展服务活动,帮助辖区捐遗志愿者、辖区老年人、困难人群等,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