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驾驶员”日送铁水2.53万吨
1

一辆4.7米高、13米长,无人驾驶的橘色火车,拖着一个巨大的铁罐,缓缓行驶在8公里的铁轨上。这是2月21日记者在海门港新区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企业高炉作业区看到的一幕。没想到!炼钢最繁重、最危险的环节之一——高温铁水运输,如今也已用上了AI“驾驶员”。

“这就是我们的无人驾驶高温铁水运输系统,通过它可以将1500摄氏度高温铁水精准地送到炼钢区域。”数字化控制中心高炉作业区调度工长王永刚是该系统的负责人,每天都在和AI“驾驶员”打交道。他的电脑里装有“纵览全局”的智慧系统,上面清楚可见每一个AI“驾驶员”目前处于何种状态,以及它们最近一周的周转率分析。

“过去持续百余年的传统炼钢模式,是依靠人来运输高温铁水。”王永刚说,如今AI取代了人工。大数据系统在总长8公里的铁路线上分析计算出最优线路,铁水罐从高炉中接取出高温铁水,自动“搭乘”无人驾驶火车,并以最短的时间运送到炼钢区域,开启下一步冶炼工序。经测算,AI“驾驶员”可以24小时不间断周转运输高温铁水2.53万吨,周转效率比人工提升12.5%。

“过去,炼钢输送高温铁水,也需要火车拉载,但同时要配备一名室内驾驶员和一名室外调度员。”说话间,王永刚带着记者走进了火车头驾驶舱,只见正前方玻璃上方贴着“彻底瞭望、确认信号”8个字,后方贴着“准确呼唤、手比眼看”。“这是以前提醒驾驶员和调度员相互配合的口号,我们仍保留了下来。”顺着王永刚手指往下,可以看到火车“N”或“D”的驾驶状态,8个环顾周边的实时摄像界面以及制动压和总风压指数。

“火车会停吗?”

“当然,你可以理解为大型‘扫地机器人’,一旦前方遇到障碍物,它会自动停下。”

“一次能拉多少吨?”

“一个铁水罐最多装230吨,一个火车头可以拉6个满装铁水罐。”

更不容易的是,将“危险”的高温铁水精准灌入铁罐,这个绝不能有丝毫偏差、半点闪失。“以前人工操作,最熟练的驾驶员也要花2分多钟才能将车身调整好,现在AI一出手,不超30秒便可停顿到位,偏差不到3厘米。”不仅如此,王永刚介绍,路上的信号灯同样由AI控制,铁水的装入量也是由AI计算完成,偏差不超过3吨。

“周转速度快了,效率就能提升,平均每车铁水温度比原先少下降1摄氏度以上,减少了能量消耗,算下来燃料成本大约每吨能省0.3元,一年就节省超千万元。”王永刚抄起计算器边算边说,“更划算的是,人工成本也降了。以前是12辆‘油火车’运输,一共75人作业,现在换成10辆‘电火车’,外加30人负责检修、维护工作,他们不接触高温铁水,安全系数显著提升。”

“我们与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共同开发了这套系统。”王永刚自豪地说,这套利用“5G+AI”每一秒都完成实时信号传输的智慧铁水运输系统是全国首创,在全世界炼钢产业中也属先进。

“无人化”运输铁水只是智慧钢铁工厂的一部分,记者在中天南通公司数控大楼智能集控中心的液晶大屏幕上看到,实时展现的“数字蓝海”覆盖了铁前7大工序、16个生产系统,实现从人工按时间节点记录工况到全流程、全领域数据自动采集、数据交互分析的转变。

“目前正在全面推进‘近零碳’电炉以及‘光、风、储’等绿色能源项目。”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力源表示,成品库发货、港口门机、卸船机无人化等方面也将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全链条智能化建设,打造“无人版”钢铁工厂。

记者 丁威程

标签:
责编: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