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崇川经济开发区海洪社区,有一位年近古稀却依然东奔西走的老党员,他曾是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退休后更以“青丝变白发,不改青云志”的责任担当,化身社区治理的“助推器”、红色精神的“传承者”、莘莘学子的“引路人”。他就是原八一小学校长王卫平。自退休以来,他始终以“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的“十足干劲”带头践行奉献精神,让银发余热持续温暖邻里、点亮社区,在基层治理的“新战场”上续写着全新的“银龄篇章”。
扎根红色沃土,传承革命精神守初心
作为有着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的老干部,王卫平主动请缨,担任社区“银龄志愿服务队”红色宣讲员,依托“党建+主题”工作模式,开设“银发宣讲课堂”,联合街道、社区定期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40余场。从党的历史到强国复兴、从廉洁自律到家风家教,王卫平以自身经历为教材,用“接地气、冒热气”的质朴语言凝聚“银发能量”,赓续红色血脉。同时,王卫平还以“身边事”解读“大政策”,从“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宣讲覆盖辖区特殊群体80余人次,为失独家庭注入红色力量,传递“光”与“爱”,让红色宣讲迸发“银发生机”,点亮信仰之光。2023年,王卫平入选崇川区“五老宣讲团”成员,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田间地与楼道小巷,深深扎根百姓心间。
助力基层治理,用心办好实事解民忧
“用双脚丈量土地,以汗水书写真情。”作为“映山红”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在社区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部分居民反馈兴石花园二期周边绿化缺失、机动车乱停放、监管缺失等民生难题。为了提升小区周边环境,他充分发挥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闲暇时间主动测量、搜集相关绿化缺失地块的具体信息,组织老干部协助社区开展专题议事会,商讨解决对策。最终,在王卫平的努力下,100余株海棠花树整齐的覆盖绿化缺失地块,为小区环境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线”。居民们激动地说:“王校长真是为我们打造了‘幸福路’,是我们的榜样!”生活中的王卫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为基层治理激活“银龄动力”,真正成为百姓口中的“贴心人”。
护航儿童成长,倾情育苗铺路暖人心
“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根本之策,是强国复兴的能量之源,决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在教育中掉队。”这是贯穿王卫平教育生涯的初心使命。2025年,作为社会组织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扶苗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的负责人,王卫平总结上年工作经验,牵头开展“‘益’童成长·护苗启航”志愿服务创新项目,有效拓展优化对特殊家庭的困境儿童提供支持与服务。由王卫平牵头,老干部积极推动,成功组建了一支20人的“银龄扶苗团队”,精准摸排10名困难儿童,制定“点对点”援助计划,明确各方责任与推进节点,确保帮扶举措有效落地。全年开展红色宣讲、爱国教育、心理辅导、亲子课堂等多元化主题活动23场,有效解决青少年当前实际困难,不断提升困难儿童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王卫平以身作则诠释了一名老干部对党的忠诚、对孩子的关爱和对人民的情怀,就像一盏明灯,点亮花香社区的道路;又如一簇火焰,温暖居民群众的心田。桑榆未晚,为霞满天,在基层治理的广阔舞台上,他用实际行动证明退休不是终点,而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起点,以“霞熠崇开”的厚重力量,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服务中收获快乐,续写基层治理“银发映初心”的动人诗篇。(毛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