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兴飞小区门前广场暖意融融,兴东卫生院医护团队联合社区志愿者,以“尽早识别 立刻就医”为核心,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健康服务活动,把卒中防治知识与便民医疗直接送到居民“家门口”,让“防卒中、护健康”的意识扎根社区。
卒中识别成健康“必修课”
活动现场,兴东卫生院的医生手持宣传展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脑卒中的典型症状:“看脸不对称、手臂抬不高、说话不清楚,出现这‘三偏’症状,一定要立刻拨打120!”现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居民们围着医生追问“高血压患者怎么预防卒中”“冬天晨练会不会诱发卒中”,医生一一耐心解答,还向大家发放了《卒中防治手册》,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健康锦囊”。“以前总觉得卒中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咱们老年人是高发群体,这些识别方法太有用了!”刚听完讲解的王阿姨拿着手册,认真地和邻居分享学到的知识。
医疗关怀织入生活“烟火气”
“大妈您的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注意低盐饮食,记得按时吃药。”“血糖控制得不错,继续保持规律作息。”医护人员一边检查,一边为每位居民定制“健康提醒”。广场另一侧的服务桌前,医护人员正忙着为居民测血压、测血糖,志愿者则在一旁协助登记信息、维持秩序。针对老年居民行动不便的特点,医护团队还准备了“应急联系卡”,上面印有卫生院的急救电话和卒中快速识别口诀,方便居民随时取用。“我们平时去医院检查要跑老远,今天在家门口就能测血糖、听讲座,真的太贴心了!”刚测完血糖的张大爷笑着说。
织密基层健康“温暖防护网”
红马甲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志愿者提前在小区群发布通知,活动当天帮老人搬凳递水、引导排队;医护人员边服务边记录,边约定下次测量时间。“我们不是‘来一次就走’,而是要做居民的‘常驻身边医’。”兴东卫生院郭院长说:“卒中救治的关键在‘早’,而健康防护的核心在‘常’。我们要把服务做进日常,让‘家门口的健康堡垒’,成为居民安心生活的底气。”
当专业医疗的“白”遇上社区服务的“红”,当健康知识的“深度”融合生活场景的“温度”,这场兴飞小区门前的活动,不止是一次健康科普,更是基层医疗服务下沉的生动注脚,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具象实践,更是将“平安健康”的承诺,写进社区烟火里的温暖答卷。(刘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