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地块的华丽转身:社区基层治理巧解“荒地之困”
2025-10-28 14:42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讯 位于崇川区秦灶街道桥东村社区二组拆迁后的闲置空地上,一度上演着令人头疼的乱象:居民随意垦殖的菜园侵占公共空间,车辆横七竖八地见缝插针,偷倒的垃圾堆散发出阵阵异味……“明明是一块地,却成了久治难改的‘三乱’角,进出堵心,窗户都不敢开!”居民王阿姨的抱怨道出了众人的无奈。

面对居民强烈的整治呼声,街道与社区并未闭门造车。他们脚步向下,组织规划、城管等多部门联合踏勘,将杂乱现场和居民痛点一一记录在案。更关键的是,社区敞开大门,邀请居民代表围坐议事,让改造方案从群众建议中萌芽。“孩子缺个踢球的地方。”“老人盼着下楼能活动筋骨。”“停车难,充电更难。”……这些接地气的诉求,最终凝结成共识:建设集小型足球场、健身设施、规范停车场及新能源充电桩于一体的多功能便民空间。同时,社区党支部积极响应“一支部一实事”号召,党员主动认领项目监督与服务岗位,为方案注入红色动能。

蓝图绘就,精细化治理随即展开。设计团队巧妙规划空间分区:活力运动区以标准7人制足球场为核心,铺设安全草坪,配套建有休息区、更衣室与公共厕所,既服务于本社区居民,也向社会公众开放,有效提升了公共体育设施的覆盖面和共享度;规范停车区则设置140余个车位,清晰划线并安装智能充电桩。为杜绝“重建轻管”痼疾,社区推动成立居民自治管理小组,制定公共设施使用公约,党员带头包干巡查维护;停车充电采用智能收费系统,收益反哺设施更新,形成长效运转的良性循环。

如今踏入社区二组地块,过去刺眼的杂乱已被蓬勃的社区生活图景取代:足球场上,足球爱好者们正在尽情奔跑、切磋球技,老人于崭新器材上悠闲活动筋骨,车辆在标线内整齐停靠,充电桩指示灯静静闪烁。这片曾经的“烦心地”终于兑现了便民、利民的承诺。

荒地蝶变印证了一条朴素治理法则: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协商汇聚民智,以共建激活民力,方能在城市缝隙中浇灌出居民“向往的生活”。社区每一寸闲置空间的再生,都是基层善治对民生期盼的温暖作答。(李峰 王晨露)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