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经济开发区:织密民情“沟通网”,解锁民生“安全眼”
2025-10-28 11:02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讯 “下午好啊,张阿姨,我是社区小邓,现在小区电瓶车停放还方便么?有需求也给提提意见。”近日,兴石花园二期小区内一场“‘民’言‘民’语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新闻里看到电瓶车安全事故,大家对‘电瓶车上楼’现象都很关注,我们小区的整治力度很大,大家都很安心。”居民葛大伯说。今年以来,崇川经济开发区海洪社区发布“文明花开‘安全眼’”系列活动,围绕小区安全治理工作,收集整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整改,得到了小区业主的一致肯定。

“动态化”监督,构建民情收集网。“要杜绝电瓶车安全问题,不能简单地照搬传统治理办法。”针对前期物业治理电瓶车上楼效果不佳的问题,海洪社区人大代表、两委班子成员、物业代表同各小区网格长召开了小区安全工作向纵深推进务虚会。为建立多渠道的民情收集网,兴石花园小区内定点设立了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站内每月开展“民”言“民”语座谈会,普及安全知识的同时,重点收集居民反映的电瓶车充电隐患、停放乱象等小区安全问题,且同步实施“人大代表+网格员”联合入户走访,针对老年群体、上班族等不同人群定向问需。另外,依托民情联络站点,社区重点打造“安全监督眼”,并开通电话专线、微信上传群,居民可随时上传隐患照片、定位问题点位进行实时公布,通过公示“点赞”“曝光”,精准激活社区居民群众安全自治力。

“场景化”梳理,导出破题研判单。“有些居民表面答应了,但下次还是这样。”物业工作人员小李说:“在电动车安全治理工作中,这种情况让我们也很苦恼。”小区物业工作的“无奈”,也代表此前的治理工作并没有将居民的“痛点”问题精准疏通。“要理清居民的根本需求,才能将安全治理的痛点逐个击破!”崇川区人大代表邓佳佳表示。利用小区“安全监督眼”公布的每周问题实景照,社区联合“文明啄木鸟”市民观察团分类汇总问题清单,并牵头梳理充电桩不足、飞线充电、消防通道堵塞等高频问题,形成“社区安全周报”,运用社区监控、充电桩使用数据等分析风险高发区域,提出增设集中充电棚、优化停车位规划等针对性整改建议,制定“一问题一方案”,最终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推动提升小区安全治理的效能,走出物业“无执法权”的困境。

“长效化”激励,塑造良性循环生态。“突击整改不是目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循环体系才是安全治理的最终目标。”海洪社区党委书记宋嘉怡说。对此,社区牵头联合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文明啄木鸟”市民观察团等多方力量,推动修订《社区文明居住公约》,将电瓶车管理、楼道治理等安全规范纳入居民自治条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焕新之际,结合社区绿化及基础设施升级,发布“文明花开”长效治理活动,鼓励居民签订文明公约,并同步发放“文明见面礼”。通过组建的“人大监督+微网格员+居民志愿者”巡查队,以积分管理为抓手,每季度公布积分榜,以大米、抽纸、香皂等不同积分奖励,激励引导居民向榜样学习,不断践行文明,爱护家园美好环境,助力推动小区的安全文明生态不断向好。(管皙)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