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全年办案目标冲刺的关键时期,海安法院执行局积极作为,聚焦“执行难”问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掀起办案热潮,努力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综治+执行”:打破壁垒,凝聚执行合力
以往执行案件常因信息获取和协调难题而受阻,如今“综治+执行”联动机制带来了全新改变。执行法官曹震宇在办理一起排除妨碍纠纷执行案件时,对此深有体会。
该案件双方当事人因邻里纠纷对簿公堂,矛盾尖锐。执行过程中,曹震宇与村委会干部组成联合调解组,实地勘察,找准症结。经耐心沟通与释法明理,双方解开矛盾,申请执行人撤回执行申请。
海安法院执行局主动与综治中心、区镇、街道等多方对接,搭建起“综治+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线索互通、难题共解”。一方面,借助信息共享与网格员调查,执行法官能精准掌握被执行人情况;另一方面,针对重点案件中的“骨头案”,联合开展“联合约谈”“信用惩戒”等行动,形成惩戒合力。
今年以来,这一机制协助查询被执行人信息2000余条,化解涉民生案件300余件,助力130余家中小微企业通过“执行和解”缓解经营压力,让执行从法院“独角戏”变为社会“大合唱”。
“执行110”:24小时在线,守护民生权益
“太感谢‘执行 110’了!节假日都能这么快出警!”申请执行人王先生在拿到拖欠多年的借款时激动不已,这是海安法院“执行110”机制高效运转的生动体现。
为破解“找人难、找物难”痛点,海安法院执行局升级“执行110”机制,构建“24小时受理、快速响应、精准处置”的执行响应体系。无论何时,群众拨打热线,指挥中心随即登记信息、研判案情,并向备勤小组下达出警指令。
今年以来,“执行110”机制累计受理群众来电200余起,出警响应时间平均缩短至15分钟,拘传被执行人68名,扣押车辆15辆,成功执结案件40件,推动案件进展60余件。这一模式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与速度,震慑了违法行为,成为提升执行质效的关键突破口。
科技赋能司法网拍:数字助力,加速财产变现
“在家就能看清房屋细节,司法网拍太便捷了!”买受人张女士对竞拍市中心房产的体验赞不绝口。为解决传统司法拍卖的问题,海安法院执行局依托“互联网+司法拍卖”平台,打出“科技赋能”组合拳。
在资产处置环节,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从拍品信息采集到过户,均通过线上平台完成,缩短了网拍周期。同时,引入专业网拍辅助机构,负责实地勘察、制作VR全景等,提升竞买人意愿。在异地标的处置上,开展“线上预约+线下专人对接”的实地看样服务。
科技赋能的司法网拍让财产快速变现,使司法拍卖更公开透明高效,成为执行工作冲刺的“强力引擎”。
海安法院执行局通过“综治+执行”联动、“执行110”机制升级以及科技赋能司法网拍等创新举措,有效打通执行堵点。执行干警们将继续秉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攻坚冲刺中持续发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群众权益贡献力量,让每一个执行案件都成为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成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