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干净整洁的环境,为提高垃圾分类宣传广度、深度、精细度,崇川经济开发区聚焦入户宣传、特色活动、设施推广三大核心方向,以“走街串巷全覆盖、寓教于乐强互动、现场教学重实用”三步工作法推动垃圾分类融入社区日常。
走街串巷,文明宣传全面覆盖。近期,国胜社区10名网格员与86名文明志愿者组成“敲门宣传队”,走街串巷,按照“网格化管理”原则逐户走访小区楼栋、沿街商铺,全面覆盖3个小区74个楼幢约1.4万居民,让分类知识深入社区每个角落。“敲门宣传队”依托“物管—网格—宣传员”三级联动信息网实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根据每日物业管家看反馈的垃圾回收情况与居民群提问的日常案例,定期更新垃圾分类“小贴士”,如“厨余垃圾扔前要沥干水分”“大件垃圾不可直接投递”“垃圾分类箱开放时段”等实用知识,讲好文明生活“细枝末节”。“我们自己在宣传过程中也在不停地学习,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为群众解决问题。”微网格员张茂军说道。
寓教于乐,分类观念深入人心。为了让垃圾分类宣传更贴近居民生活,国胜社区、观畅社区携手同和幼儿园开展“移风易俗进社区 垃圾分类伴童行”特色宣传活动。活动在轻快灵动的童声快板表演中展开,垃圾在孩子们手中变废为宝,被制作成手工作品,成为舞台上一道充满环保温度的风景线。社区工作人员结合宣传海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和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及正确投放方法。现场还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投乐”比赛,需要将代表不同种类垃圾的沙包,投掷在正确的分类位置。居民们不仅收获了垃圾袋等小礼品,更在游戏中增长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了垃圾分类的绿色观念。
现场教学,督导帮扶便享生活。为实现垃圾分类的精准化、高效化管理,国胜社区18个全新的垃圾分类投放站已投入使用,为帮助居民尽快适应分类生活,18名垃圾分类“督导员”纷纷上岗,现场开展“一对一”现场教学。社区在垃圾分类投放站旁边设置“分类示范角”,摆放垃圾分类图例便于居民参考,同时,在早晚投放高峰时段安排社区红管家与志愿者定点教学,为首次使用投放站的居民与老年居民演示扫码投放流程,鼓励居民扫码投放获得生活积分。“早上扔垃圾的还是老人家多,他们不适应分类扔垃圾,要跟他们好好说清楚道理,推进垃圾分类需要对居民更有耐心。”同和嘉苑分类“督导员”蔡阿姨说到。
接下来,崇川经济开发区将不断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持续创新垃圾分类推广形式,让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生活新风尚。(姚燕婷 徐沈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