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10月10日晚,海门区四甲村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由海门区司法局、海门区法学会联合主办,法之韵艺术团承办的“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美好生活,法治相伴”法治文艺巡演在此精彩上演。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知识竞答+现场宣传”的形式,为辖区村民送上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盛宴。
文艺搭台,法治节目精彩纷呈
演出在气势恢宏的舞蹈《潮起东方》中拉开帷幕。随后,一系列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登场:独唱《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抒发爱国情怀;法治小品《危险的信息》巧妙还原了通讯网络诈骗场景,以生动剧情揭示骗局,提升村民防诈反诈能力;音乐快板《强富美高新海门》以明快的节奏唱响家乡发展与法治保障;现代舞《我们的新时代》舞出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独具地方特色的山歌《海门土特产》用亲切的方言“报菜名”,引来阵阵欢笑与共鸣;女生小组唱《情深意长》旋律优美……最后,演出在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舞蹈《奋进新征程筑梦青龙港》中圆满落下帷幕。整场表演将法治元素融入艺术表演,赢得村民阵阵掌声。
寓教于乐,知识竞答点燃热情
演出间隙穿插的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自哪一年起实施?”“垃圾短信泛滥可能侵犯哪项权利?”……题目既包含法律条文“硬知识”,又涉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情景,贴近实际,通俗易懂。村民们踊跃参与,争相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每一位参与答题的村民都获得了一份精美小礼品,更是激发了大家的学法热情。
现场普法,志愿宣传答疑解惑
活动现场,身穿红马甲的普法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热情地向村民发放《民法典进乡村》、《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治宣传手册,提醒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遇到陌生来电要求“转账验证”“保密配合”时,一定要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的反诈要诀。“我之前就接到过陌生电话骗我说我儿子出车祸了,让我打钱,还好我多方求证才没被骗,这些骗子太可恶了,我们一定要警惕!”现场的王大妈感慨道。
此次法治文艺巡演活动,打破了传统普法宣传的单向灌输模式,以文艺搭台、让法律唱戏,实现了文化娱乐与法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法律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为构建法治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文化支撑。(黄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