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载誉归!南通二院5名中国(江苏)第20期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凯旋
2025-09-30 17:26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讯 9月26日10时20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内,期盼的目光汇聚成温暖的海洋。由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组成的中国(江苏)第20期援圭亚那医疗队全体队员,以仁心仁术圆满完成国家使命,白衣为甲,光荣归来。

image.png

当队员们的身影依次走出国际到达口,等候多时的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吴徐明一行迎上前去,将饱含敬意的鲜花献给每一位风尘仆仆的“白衣使者”。吴徐明高度肯定了医疗队以精湛医术和无私大爱,在遥远的圭亚那书写了感人至深的中圭友谊篇章。

ea0ce8822941c81e4b52acb9511f3ab0.jpg

在这支16人的医疗队中,5名来自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队员分别是:麻醉科副主任丰亮、妇产科副主任张丹丹、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陆俊杰、儿科医生王志超以及行政总厨陈旭飞。南通二院党委专职副书记朱晓凌专程赴沪迎接,细致关切队员们的归国感受,叮嘱大家安心休整,与家人共享团圆。

image.png
跨越山海,载誉归来
image.png

         中午时分,当载着5名队员的车辆缓缓停靠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门前,早已守候在此的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同事以及部分队员家属,瞬间被喜悦与激动笼罩。院领导手捧鲜花,与每一位归来的队员紧紧握手、深情相拥,将最芬芳的敬意献给这些承载着光荣使命的“白衣外交官”。

image.png
DSC05334.JPG

        现场,一幕幕温馨场景令人动容:妻子紧紧握住久别重逢的丈夫的手,千言万语不及此刻就这么静静地站在一起;小心钰前一晚就央求妈妈向幼儿园请假,只为早早扑入爸爸久违的怀抱,小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领导与科主任们热情地接过队员们的行李,关切问候不绝于耳。这一刻,跨越山海的思念与使命达成的自豪,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

攻坚克难,成绩斐然
此次援外,南通二院5名队员的任务是驻守圭亚那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林登地区。相较于首都乔治敦,林登的医疗条件更为艰苦些,长期面临缺医少药的困境,医疗援助工作挑战重重。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队员们以非凡的毅力和专业的素养,交出了一份闪亮的“成绩单”:累计接诊门急诊患者1741人次,完成手术 474台,抢救危重患者91人次,助力254个新生命顺利降生,实施麻醉486例、深静脉穿刺165例,开展义诊服务1200 余人次,推动21项新技术落地,填补当地空白。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日夜,是在简陋条件下对医疗品质的执着坚守,更是对林登地区民众健康许下的庄严承诺。
image.png
面对手术中突然停电,陆俊杰沉着冷静,组织医护人员在手机照明下顽强成功开展手术,患者不久后康复出院
图片
丰亮将可视化医疗新技术带入当地,提升急救水平,填补空白。

更令人称道的是,队员们并未止步于传统的“输血式”援助,而是积极探路“造血式”帮扶,让中国医疗队的温度与深度触达更多角落。

针对中资企业员工在工地易受外伤的特点,他们打破单纯面向中资企业的义诊模式,在提供诊疗服务的同时,专门开展工地常见外伤急救处理、心肺复苏及海姆利克急救技能培训,将医疗培训延伸到“丝绸之路建设者的最后1公里”,为海外同胞的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此外,团队首创了“医疗关怀、急救培训、文化传播”三位一体的义诊新模式。在林登地区的每一次义诊中,除了提供精准诊疗和免费药品,还增设急救技能教学环节;同时特设中国文化展台,队员们化身文化使者,让义诊现场成为中圭文明互鉴的友好窗口。

如今,他们跨越山海,载誉归来。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辛勤付出的队员,也属于他们背后默默支持的家人、医院和家乡人民。

相信在短暂休整后,这些经验丰富、意志坚定的白衣战士们,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南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为守护家乡人民的健康再立新功。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医者投身于这项崇高的事业,让大爱无疆的精神薪火相传。(冯建 姚丽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