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安:科技镇长团当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指导员”
2025-09-30 09:2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近年来,海安市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持续深化科技镇长团选聘机制,推动历任科技镇长团成员化身新质生产力“指导员”,架起高校科研与地方产业协同创新的桥梁,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选聘驻团 靶向匹配需求

紧扣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质生产力重点赛道,建立“产业需求清单+高校资源库”双向对接机制。将国内顶尖理工科高校、科研院所及与海安主导产业契合度高的院校纳入选聘范围,每年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科技镇长团需求目录,明确高性能纤维、功能膜、高温合金等专业方向。受邀院校按照“政治素质硬、专业功底深、产业对接强”标准,推荐具有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拥有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人选,由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改、科技等部门开展多轮审核面试,确保“人岗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已选聘17批次102名科技镇长团成员,其中博士学历占比达82%。

聚焦转化实效 激活发展引擎

历任科技镇长团充分发挥“校地纽带”优势,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一线集聚。依托“海安高校院所行”“高校海安日”等活动,累计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320余场次,促成高校与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280余项,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150余个。成功推动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海安建立产业研究院、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16个,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与江苏辛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光伏玻璃增透自清洁技术”攻关,攻克了光伏组件普通玻璃透光率低、易积尘等行业难题,实现了透光率94.2%和水接触角<5°的突破性指标,带动企业年增收超3000万元。

健全赋能机制 提升履职效能

制定《科技镇长团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细则》,细化“政策宣传员、技术对接员、项目红娘、人才引路人”四大职责,明确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等18项具体任务清单。搭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平台,线上微信群实时共享产业需求与科研成果,线下建立“团长驻点+团员联企”工作模式,每个团员挂钩20家重点企业。创新“双月调度会+季度现场会”机制,对促成重大科技合作、落地高新技术项目的团员给予专项表彰,形成“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体系。

通讯员 徐力 陈恩志

标签:
责编: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