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桥街道:监督赋能微治理,绘就社区新画卷
2025-09-29 15:46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讯 和平桥街道北濠东村社区监委会立足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聚焦群众可感可及,深耕社区治理末梢,以扎实有效的监督举措,在社区增设电梯、新增停车位等微治理项目中精准赋能,筑牢了社区和谐发展的坚实根基。

全程监督护民生,织密治理“防护网”

老旧小区停车位不足导致车辆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问题,是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民生痛点”。北濠东村社区监委会立足“监督为民”宗旨,探索出“实地勘查+民意征集+动态跟踪”的闭环监督模式,通过精准施策破解民生难题。​

在顺遂楼增设停车位项目中,监委会将监督触角延伸至裸土地块改造的全流程。项目启动初期,针对改造方案科学性,监委会联合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微网格员组成专项工作组,开展实地走访。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会等多元渠道,收集“预留新能源充电桩安装位”等 20多条有效建议,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资金监管是项目廉洁推进的关键。监委会要求施工方提交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和预算报价,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口上”;项目竣工后,及时将最终结算单和审计报告在小区公告栏公示,接受居民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了“微腐败”的可能。​

精准监督破难点,紧盯项目“核心点”

北濠东村社区监委会在监督工作中,始终以“靶向发力”思维聚焦项目关键环节,在破解民生难题的项目中,通过锁定核心监督点筑牢治理防线。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晾晒难”问题,监委会将选址科学性、建设质量与长效管理作为三大核心监督维度,实现从“解决问题”到“解决好问题”的深度突破。​

在北濠桥新村新增晾衣架项目中,监委会首先将选址合理性作为监督首要关口。成员们带着“居民需求清单”开展实地勘察,筛选出兼具高使用率需求、充足光照与低环境干扰的公共区域,从源头避免“安装即纠纷”的隐患。安装质量是民生设施的安全底线。监委会引入“专业+群众”双监督模式,一方面请专业人士对晾衣架的钢材厚度、焊接工艺、承重系数等指标进行把关;另一方面邀请居民进行试挂体验,确保高度设置既方便取放又避免孩童攀爬风险。同时,监委会将长效运维纳入监督闭环,督促物业公司建立晾衣架维护机制,确保晾衣架处于良好状态。晾衣架不仅是解决晾晒的民生设施,更是检验基层治理效能的“民心标杆”。

创新监督暖民心,提升居民“幸福感”

社区微治理的成效,离不开监督机制的保驾护航。顺遂楼电梯安装项目曾因业主意见分歧陷入停滞,监委会以创新破题,构建起“监委会引领、居民协同”的多元监督体系。

为破解利益平衡难题,监委会通过召集多场协调会推动共识达成,确定“低楼层补偿、高楼层多担”的费用分摊方案,创新引入居民监督小组,由各楼层居民代表深度参与电梯安装全过程,监督电梯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让监督精准对接群众关切,织密了一张“接地气、见实效”的治理监督网。矛盾在透明监督中转化为治理合力,原本因电梯安装引发的邻里矛盾,在监委会的监督协调下得以化解,低层住户从最初的反对者转变为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北濠东村社区监委会通过完善监督机制、紧盯项目关键环节,实现了监督成效的最大化,让社区居民切实享受到微治理带来的红利,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社区新画卷。未来,监委会将继续聚焦电梯维护、垃圾分类等民生议题,把监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基层治理的“防护网”越织越密,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赵东亚)

标签:
责编:曹敏